執行摘要
全球銀行間消息系統SWIFT正在開發利用Linea網路的穩定幣功能和鏈上消息功能。這項舉措代表著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的重要一步,旨在促進更高效的跨境支付和新型金融產品。
事件詳情
SWIFT正在積極探索穩定幣和鏈上消息功能的開發。這些進展利用了zk-EVM Layer 2區塊鏈Linea網路。9月11日的一篇部落格文章詳細介紹了SWIFT為合作銀行提供存取數位代幣化解決方案的舉措,包括支付閘道和區塊鏈互操作性。SWIFT連接著22個國家的518家機構,旨在將傳統金融與不斷擴張的加密和Web3行業連接起來。
最近的試驗表明,SWIFT能夠將其現有基礎設施與私人和公共區塊鏈網路連接起來,證明了加密代幣的互操作性。該組織還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銀行進行了兩階段的**央行數位貨幣(CBDC)試驗。在這些成功的基礎上,SWIFT計畫將其去中心化功能擴展到其合作銀行,從而實現跨不同資產和貨幣的無縫交易。雖然最初的結算將使用法定貨幣,但未來的計畫包括支持代幣化貨幣,例如CBDC、代幣化銀行貨幣和受監管的穩定幣。即將推出的功能包括多帳本同步交割(DvP)和同步收付(PvP)**交易。
SWIFT已確認其全球區塊鏈整合將於2025年11月進行,更新計劃於2025年11月22日上線。此次整合將支持區塊鏈原生支付功能,使區塊鏈從實驗階段進入日常機構工作流程。2025年發布的版本將支持區塊鏈錢包地址、智能合約預言機和代幣化資產字段,特別是數位帳本標識符(DLIs)和數位代幣標識符(DTIs)。這使得金融消息能夠直接與分布式帳本基礎設施交互。CBDC和加密錢包可以作為支付消息中的有效現金帳戶端點,適用於傳統的MT消息和更新的MX(ISO 20022)標準。這為可程式金融奠定了基礎,並支持區塊鏈原生序列的隨機數追蹤,從而支持數位資產轉移的鏈上排序。
Linea網路已顯示出顯著增長,到2025年中期,每日處理40萬筆交易,支持28萬個活躍錢包,到2025年8月,這些數字翻了四倍,達到160萬筆交易和112萬個活躍地址。其總鎖定價值(TVL)在兩個月內從1.5億美元飆升至20億美元。Linea的基礎設施創新包括原生USDC支持和跨鏈傳輸協議,降低了Gas費並實現了無縫互操作性,達到每秒6200筆交易(TPS),並託管了DeFi、NFT和遊戲領域350多個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市場影響
SWIFT進軍穩定幣和鏈上消息領域,有望顯著加速數位資產融入全球金融系統。此舉可以促進更高效的跨境支付並引入新型金融產品,從而可能鼓勵其他傳統金融機構探索類似的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該舉措被視為對加密貨幣採用和機構興趣的利好,可能增強對穩定幣和Layer 2解決方案的信心。
加密社群對此反應不一。儘管一些人認為將去中心化解決方案整合到傳統金融中是積極發展,但關於代幣選擇的爭論依然存在。例如,XRP倡導者建議將其代幣用於SWIFT平台,並提及其在XRP帳本上的使用。相反,Chainlink社群負責人Zach Rynes強調了SWIFT與Chainlink的跨鏈互操作性協議(CIP)的現有合作,以將成員銀行連接到公共和私人鏈。
更廣泛的背景
這一發展符合傳統金融探索和採用代幣化資產的更廣泛趨勢。例如,代表英國300多家金融機構的英國金融(UK Finance)與包括巴克萊銀行和匯豐銀行在內的六家主要銀行合作,啟動了一項為期兩年的代幣化英鎊存款(GBTD)試點專案。該試點專案利用Quant Network,旨在通過轉向可程式貨幣和增強支付、欺詐預防和結算效率來現代化英國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SWIFT參與阿戈拉項目(Project Agorá),這是一個由國際清算銀行牽頭的項目,旨在探索將代幣化商業銀行存款和代幣化批發CBDC整合到一個統一平台中,這進一步強調了這一戰略方向。代幣化資產市場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6萬億美元,這突顯了這一轉型的潛在規模。SWIFT的基礎設施演進旨在為其成員提供在支付、證券、外匯和貿易等各種用例中存取新興數位資產類別和貨幣的能力。
來源:[1] 市場新聞:SWIFT正在開發基於Linea的穩定幣和鏈上消息功能 (https://www.techflowpost.com/newsletter/detai ...)[2] SWIFT旨在將CBDC和代幣化引入全球銀行業 - Kryptomoney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Sui Stack推出消息SDK以增強Web3通信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