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断言,特斯拉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项目可能占据公司价值的80%,这标志着其从电动汽车业务的重大转变。这一大胆的预测引发了市场对特斯拉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巨头长期发展轨迹的猜测,而此时其汽车部门正经历挑战。
在美国股市上,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发表重要声明后,股价出现了显著波动。马斯克表示,公司的人形机器人项目擎天柱(Optimus)最终可能占到特斯拉(TSLA)整体估值的80%。这一声明标志着一个深刻的战略转折,将投资者的注意力从特斯拉既定的电动汽车(EV)业务转向其雄心勃勃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倡议。
擎天柱愿景与市场机遇
马斯克的断言表明,特斯拉的未来价值将得到根本性重估,使其不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而是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主导力量。擎天柱人形机器人被设计为通用型工人,能够自动化制造、物流和日常任务等各个行业的劳动力。这一愿景与更广泛的行业情绪不谋而合;英伟达首席执行官詹森·黄此前曾表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融合的潜力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
特斯拉对擎天柱的内部预测是巨大的。该公司旨在将产量从2024年估计的10,000台逐步扩大到2030年每年100万台。虽然初始生产成本可能超过每台100,000美元,但特斯拉的目标是将长期生产成本控制在20,000美元,销售价格约为25,000美元。乐观的收入预测表明,擎天柱部门到2029年通过20万台的销量每年可能产生50亿美元的收入,产生约10亿美元的净利润。这可能为特斯拉的估值额外增加500亿美元以上,将其总市值推向1.5万亿至2万亿美元。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将大幅扩张,预计其价值将在2024年达到15.5亿美元至20.3亿美元之间,到2030年可能增长到150亿美元至340亿美元。马斯克甚至表示,更广泛的机器人市场机会可能达到10万亿美元,使特斯拉目前的汽车业务相形见绌。
财务表现与战略再分配
马斯克的大胆预测正值特斯拉核心电动汽车业务面临挑战之际。由于交付量下降和平均销售价格降低,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2%,达到225亿美元。同期营业利润下降42%,自由现金流暴跌89%。此外,预计2025年收益将下降近30%。
尽管面临这些逆风,特斯拉已大幅增加了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方面的投资。由于在全自动驾驶(FSD)软件、擎天柱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2025年第二季度运营费用同比增长48%。特斯拉尤其在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的人工智能训练计算中增加了16,000个H200 GPU,使其总容量达到67,000个H100当量。这一大量的资本配置凸显了公司对人工智能驱动未来的承诺,预计今年的资本支出将超过90亿美元。
竞争格局与障碍
特斯拉并非人形机器人领域唯一的竞争者。像波士顿动力(由现代支持)及其Atlas机器人这样的老牌企业,以及像Figure AI(由微软、英伟达、OpenAI和杰夫·贝佐斯支持)这样的初创公司,都在积极开发自己的先进人形平台。例如,Figure AI已经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最初专注于制造和物流应用。
除了竞争,擎天柱项目还面临几个重大障碍。该公司概述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重点的“第四部分总体规划”因缺乏具体的时限和可操作的指标而受到批评。技术挑战,包括过热和电池限制,也仍然存在于擎天柱的开发中。美国、欧洲和中国等主要市场关于自主系统的监管审查,特别是涉及安全和劳动法方面,也可能推迟商业部署。
分析师视角与未来展望
分析师普遍承认特斯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倡议的变革潜力,但也强调了相当大的执行风险。特斯拉股票当前的高估值隐含地考虑了未来的显著增长,这要求其在机器人技术或自动驾驶承诺方面取得成功。未能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可能导致大幅抛售。
展望未来,擎天柱和其他人工智能倡议的成功商业化对于特斯拉的长期价值创造至关重要。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包括擎天柱技术开发的进展、监管批准以及公司在应对当前电动汽车业务挑战的同时高效扩大生产的能力。定于2025年7月23日举行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可能会为特斯拉在其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主导的未来中进行高风险博弈时,提供对其战略分配和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