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CEX.io的最新報告指出,2025年第三季度,自動化機器人產生了71%的穩定幣交易量,引發了對市場透明度的擔憂,並呼籲明確的監管區分。
- 創紀錄交易量,機器人主導: 2025年第三季度穩定幣轉帳達到創紀錄的15.6萬億美元,其中71%歸因於機器人驅動的轉帳。
- 有機活動有限: 有機、非機器人活動僅佔穩定幣總交易量的20%,另有9%來自智能合約和內部交易所操作。
- 監管重點: 這些發現強調了政策制定者在準確評估系統性風險和採用指標時,區分自動化活動與實際使用的關鍵需求。
CEX.io的最新報告指出,2025年第三季度,自動化機器人產生了71%的穩定幣交易量,引發了對市場透明度的擔憂,並呼籲明確的監管區分。
加密貨幣交易所CEX.io的最新研究顯示,自動化交易機器人在2025年第三季度承擔了71%的穩定幣交易。這項活動促成了創紀錄的15.6萬億美元穩定幣轉帳,但卻對真實的市場採用和透明度提出了重大質疑。有機、非機器人活動僅佔該交易量的20%,而剩餘的9%則源於內部智能合約和交易所內操作。這些發現促使人們呼籲增強監管清晰度,以區分穩定幣生態系統中的程式化使用和實際經濟用途。
CEX.io的市場研究分析師Illya Otychenko將2025年第三季度描述為穩定幣最活躍的時期,轉帳總額達到前所未有的15.6萬億美元。利用Visa/Allium和Artemis的數據進行的計算表明,其中高達71%的交易量源於機器人驅動的轉帳。有機非機器人活動約佔總量的20%,而**9%**歸因於智能合約交易和內部交易所操作。Otychenko澄清說,71%的數字涵蓋了各種機器人活動,包括高頻交易和洗盤交易等操縱行為。最大可提取價值(MEV)機器人以及那些參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的機器人佔總機器人驅動交易量的不到一半,這表明很大一部分活動可能並未反映出有意義的經濟參與。
機器人驅動活動的重要性給穩定幣採用指標的解釋帶來了一層複雜性,可能引發對整體市場健康狀況的懷疑。監管機構可能會增加對穩定幣領域市場操縱和透明度的關注。儘管機器人影響顯著,但零售規模的穩定幣轉帳(定義為低於250美元的轉帳)在2025年第三季度達到了新的歷史最高點,使今年成為零售穩定幣使用量的創紀錄年份。與此同時,穩定幣淨流入量呈現大幅增長,從2025年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飆升了324%,達到456億美元。穩定幣總市值增長了5%以上,達到2969.67億美元。泰達幣(USDT)以196億美元領跑這些流入,其次是Circle(USDC)的123億美元,以及Ethena USDe的90億美元。然而,在這些積極趨勢的同時,鏈上數據也顯示月活躍地址下降了22.6%至2600萬,月轉帳量從上個月下降了11%至3.17萬億美元,這表明市場參與情況錯綜複雜。
Illya Otychenko強調,政策制定者在評估系統性風險和穩定幣的實際採用情況時,急需準確區分機器人活動和真正的用戶參與。他指出,未標記的高頻機器人,其特徵是每月交易超過1000筆且月交易量超過1000萬美元,主要貢獻了觀察到的71%的數字。這突顯了在衡量真實市場需求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重大挑戰。人工交易量問題在Chainalysis的2024年報告中得到了進一步詳細闡述,該報告概述了檢測可疑交易模式的方法。Chainalysis使用兩種主要啟發式方法,分別在以太坊、BNB智能鏈和Base上識別出潛在的洗盤交易量約為7.04億美元(2024年11月DEX總交易量的0.035%)和18.7億美元(2024年11月DEX總交易量的0.046%)。這些數字總計最高估計為25.7億美元,突顯了加密市場中非經濟活動的普遍性。
高機器人活動的披露恰逢全球對穩定幣的監管審查加劇。歐洲中央銀行(ECB)和歐洲系統性風險委員會(ESRB)正在積極倡導在歐盟境內禁止多發行穩定幣,此舉可能會對Circle和Paxos等主要發行方產生重大影響。擔憂主要圍繞市場不穩定期間潛在的贖回風險,屆時本地儲備可能不堪重負,而外國持有的儲備則無法獲得。**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已明確表示擔憂,認為當前的MiCA框架可能存在漏洞,使歐元區面臨系統性風險。這種監管推動,加上美元掛鉤穩定幣的主導地位(全球2300億美元市場中的99%,而歐元支持代幣僅佔0.15%),進一步使局面複雜化。因此,CEX.io的調查結果有助於形成一個更廣泛的敘事,即穩定幣市場正在演變,其特點是真正的有機增長和大量的自動化活動並存,這需要強有力的框架進行準確評估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