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公佈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業績基本符合修正後的預期。此消息導致分析師反應不一,老虎證券重申「買入」評級但下調了目標價,而摩根大通則因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和需求放緩的擔憂,將該股評級下調至「持有」。
美國上市的理想汽車公司(NASDAQ:LI)在公佈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後,分析師情緒出現分化。儘管該公司業績基本符合其修正後的交付指引,但分析師們提出了不同的展望,反映了公司的韌性和更廣泛的市場挑戰。
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概覽
理想汽車報告稱,2025年第二季度總交付量為111,074輛,同比增長小幅2.3%,環比第一季度反彈20%。該季度總收入達到302億元人民幣(42億美元),比2024年第二季度下降4.5%,但環比增長16.7%。其中,汽車銷售貢獻了289億元人民幣(4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售價有所下降,這歸因於產品結構的變化和銷售激勵的增加。
儘管營收同比下降,理想汽車在第二季度仍保持了健康的20.1%毛利率,其中汽車毛利率為19.4%。公司報告淨利潤為11億元人民幣(1.52億美元),同比小幅下降0.4%,但環比2025年第一季度大幅增長69.6%。每股ADS基本和攤薄淨利潤分別為0.44美元和0.43美元。公司以強勁的現金頭寸結束本季度,持有**1090億元人民幣(150億美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分析師反應及市場影響
財報發布後,老虎證券重申對理想汽車的「買入」評級,但將其目標價從33美元下調至28美元。該機構指出,在早前下調交付指引後,第二季度業績「基本符合預期」,表明業績趨於穩定。
相反,摩根大通分析師Nick Lai於2025年8月14日將理想汽車的股票評級從「買入」(或「增持」)下調至「持有」(或「中性」),同時將其目標價從33美元下調至28美元。此次評級下調主要是由於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格局日益激烈的擔憂,以及對2025年下半年及以後銷量假設更為保守。Lai特別強調了政府補貼將於2025年底到期,這可能導致中國乘用車市場在2026年出現放緩甚至萎縮。這使得摩根大通將其2025財年和2026財年的銷量和盈利預測下調了10%至20%。
這種分析師觀點分化凸顯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面臨的複雜環境。儘管理想汽車在滿足修正後的指引和保持強勁利潤率方面表現出韌性,但更廣泛的市場前景,特別是未來需求和競爭方面,仍然是影響投資者看法的重要因素。
更廣泛的市場背景和競爭格局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激烈。與蔚來汽車等同行的比較凸顯了其中一些動態:蔚來汽車在第二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長25.6%,顯著超過理想汽車的2.3%增長。儘管理想汽車在第二季度保持了19.4%的更強汽車毛利率(而蔚來汽車在第一季度為10.2%),但蔚來汽車正在通過如樂道和螢火蟲等品牌擴大其產品線和市場覆蓋。
儘管面臨競爭壓力及摩根大通的降級,理想汽車目前的估值為238.7億美元,市盈率為20.77倍。根據InvestingPro的公允價值分析,該公司被認為被低估。分析師對理想汽車的普遍共識仍然是「買入」,26位分析師的平均12個月目標價為29.35美元,這意味著其當前市場價格有21.67%的潛在上漲空間。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車在美上市股票在2025年迄今已上漲約4%,表明儘管近期遭遇逆風,投資者仍保持一定的信心。
展望未來
政府補貼將於2025年底到期是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一個關鍵因素,可能會影響2026年的需求。摩根大通預計理想汽車2025年的銷量約為48萬輛,並預計在市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2026年將反彈35%至64萬輛。
理想汽車繼續專注於產品創新和擴張。公司正積極推出新車型,包括理想MEGA麵包車和理想L8電動SUV,目標是到9月底交付量超過8,000輛,在10月1日至8日國慶假期前達到10,000輛。此外,公司計劃推出一款走量純電動SUV,即理想L6(五座版),預計起售價為24萬元至25萬元人民幣,以在中端電動汽車市場競爭。2025年第二季度總計28億元人民幣的持續研發投入,凸顯了公司對未來增長的承諾。投資者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密切關注這些戰略舉措和公司的資本配置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