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News

富蘭克林資源第四季度業績超預期,淨流出放緩
## 市場對強勁第四季度業績的反應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富蘭克林資源公司 (BEN)**在公佈其 2025 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後,其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上漲 2%,最初市場反應積極。這一積極走勢主要得益於公司盈利和營收均超出華爾街普遍預期,以及淨流出同比顯著放緩。 ## 2025 財年第四季度業績詳情 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的財年第四季度,富蘭克林資源公司報告調整後每股收益 (EPS) 為**0.67 美元**。這一數字不僅超出分析師平均預期**0.59 美元**達 0.08 美元,而且較上一季度和 2024 年第三季度的**0.49 美元**顯著增長。第四季度總運營收入為**23.4 億美元**,輕鬆超出預期**21.8 億美元**,並較前三個月的**20.6 億美元**和去年同期的**22.1 億美元**有所增長。 本季度運營費用從第二季度的**19.1 億美元**增至**22.6 億美元**,但較 2024 年第三季度的**23.6 億美元**略有下降。 投資者關注的重點一直是淨流出趨勢。第三季度長期淨流出總額為**119 億美元**,其中包括 Western Asset Management 的**233 億美元**。這一數字與第二季度的**93 億美元**淨流出和 2024 年第三季度更顯著的**313 億美元**相比,顯示出流出壓力的同比緩解。重要的是,**首席執行官 Jenny Johnson**指出,不包括 Western Asset,公司已連續第八個季度實現正淨流入。 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管理資產 (AUM) 報告為**1.66 兆美元**。這比上一季度增長 3%,但同比下降 1%。 ## 市場反應和潛在因素分析 **BEN** 股價在盤前市場的積極走勢,突顯了投資者對公司超出預期的財務業績以及資本流出管理方面明顯進展的認可。營收和盈利均超預期,表明有效的運營管理以及可能比分析師預期的更具韌性的收入來源。淨流出同比顯著放緩,特別是剔除 Western Asset 後持續的正流入,提供了穩定化的切實跡象,並可能表明特定領域之外的客戶留存率有所改善。 此外,**首席執行官 Johnson** 強調了一個強勁的機構業務渠道:"> 重要的是,我們在本季度創紀錄的資金流入後,已贏得但尚未獲得資金的機構授權儲備仍保持在 204 億美元的健康水平。" 這表明未來收入產生和資產增長的堅實基礎,強化了看漲情緒。 ## 更廣闊的背景和行業影響 富蘭克林資源公司的業績是在更廣闊的市場背景下取得的,金融行業與許多其他行業一樣,正在應對技術進步和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標普 500 指數**本身也見證了強勁的企業利潤增長,2025 年第二季度盈利同比實現 12% 的增長,這主要受到通信和技術行業的影響。人工智能 (AI) 的普遍影響顯而易見,從 6 月中旬到 9 月初的 287 份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到了「AI」,創下了十年來的新高。 儘管人工智能帶來了增長機遇,但也帶來了顛覆性挑戰。一些老牌公司報告收入下降,因為人工智能驅動的工具重新定義了商業模式,並減少了對傳統服務的需求。例如,**Chegg**、**Appen**、**Wipro** 和 **塔塔諮詢服務公司 (TCS)** 都看到其傳統業務受到人工智能自動化和競爭的壓力。 在這種環境下,富蘭克林資源公司將戰略重點放在擴展其數字和人工智能平台,是對不斷變化的行業動態的關鍵響應。通過設定到 2026 年在私募市場募資**250 億至 300 億美元**的目標,公司旨在將其資產基礎多元化,轉向增長更快、流動性較差的替代品,這可能比傳統的公開市場策略提供更具韌性的收入來源和更高的利潤率。 ## 展望未來 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富蘭克林資源公司戰略舉措的執行情況。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公司在私募市場募資目標方面的進展,以及其數字和人工智能能力的成功整合和擴展。能否維持整體淨流出放緩的趨勢,並在核心業務領域保持正淨流入,將是衡量公司長期健康狀況和增長軌跡的關鍵指標。即將發布的經濟報告以及市場對利率和通脹的更廣泛情緒也將繼續影響資產管理行業和**BEN**的業績。

微晶片科技股價在202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發布後下跌
## 微晶片科技在市場逆風中公佈2026財年第二季度業績 **微晶片科技 (MCHP)** 股價在發布202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後下跌超過9%,儘管該公司在非GAAP每股收益和淨銷售額兩方面均超出分析師預期。市場看跌反應似乎源於關鍵財務指標的同比下降以及對即將到來的第三財季的保守展望。 ## 2026財年第二季度業績詳情 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2026財年第二季度,**微晶片科技** 公佈的非GAAP每股收益為35美分。這一數字超出Zacks普遍預期6.06%,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本季度淨銷售額達到11.4億美元,超出Zacks普遍預期0.75%,但同比減少了2%。按季度環比計算,收入增長了6%。從地理上看,美洲貢獻了淨銷售額的29.7%,歐洲19.7%,亞洲50.6%。 按非GAAP計算,毛利率同比收縮290個基點至56.7%,儘管環比擴大了236個基點。受數據中心產品強勁組合的推動,產品毛利率達到67.4%。非GAAP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29.3%下降至24.3%,主要原因是作為淨銷售額百分比的非GAAP研發和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增加。 ## 市場反應及潛在因素 **MCHP** 股價立即大幅下跌表明,投資者更重視收益和銷售額的同比減速以及利潤率的收縮,而不是略高於共識預期的表現。半導體行業目前正處於全球需求疲軟以及客戶和渠道庫存高企的時期,這給許多芯片製造商的定價和銷售量帶來了壓力。 此外,**微晶片** 對2026財年第三季度的指導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情緒。該公司預計12月季度的淨銷售額約為11.29億美元,中點值意味著環比下降約1%。該期間的非GAAP收益預計在每股34美分至40美分之間。 ## 更廣泛的背景和行業影響 儘管 **MCHP** 股價今年迄今已上漲3.5%,但這一表現顯著落後於同期上漲27.1%的Zacks計算機與技術板塊。這種差異突顯了 **微晶片** 面臨的並非普遍影響技術行業的特定挑戰。公司報告稱,截至2025年9月30日,庫存天數從2025年6月的214天減少到199天,表明正在努力使供應鏈正常化。 雪上加霜的是,**微晶片科技** 最近暫停了其申請美國半導體撥款(總計1.62億美元)的CHIPS法案。這一決定以及其他因素表明近期需求復蘇缺乏實質性進展。截至2025年9月30日,現金和短期投資從6月30日的5.665億美元減少到2.368億美元,而總債務同期略有減少,從54.6億美元降至53.8億美元。 ## 分析師評論和未來展望 分析師們已開始反映日益增長的擔憂。**美國銀行證券** 分析師Vivek Arya將 **微晶片科技** 的評級從“中性”下調至“不及大盤”,並將目標價從80美元下調至65美元。Arya列舉了該公司進入2025年面臨的“多重逆風”,包括行業範圍和公司特定的問題。 > “所有芯片製造商都面臨著全球需求疲軟以及客戶和渠道庫存高企導致的嚴重衰退風險,”Arya表示。“微晶片科技在工業微控制器領域面臨更大的風險,這些產品曾(事後看來)出現不可持續的定價、承購/支付合同和過剩庫存問題,導致從2023年6月季度的高峰期開始,季度銷售額修正了50%以上。” 儘管面臨 immediate 挑戰和 cautious 的第三季度指引,**微晶片** 首席執行官Steve Sanghi表示,預計在通常是季節性最弱的12月季度之後,2026年3月、6月和9月將有三個強勁的季度。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庫存水平、微控制器和模擬產品的需求趨勢,以及公司在競爭激烈且不斷演變的半導體環境中擴大利潤率的能力。即將發布的經濟報告和更廣泛的地緣政治發展也將繼續影響 **微晶片科技** 及其同行市場情緒。

摩根大通在更廣泛的機構加密貨幣採用中增加貝萊德比特幣ETF持倉
## 摩根大通增持貝萊德比特幣ETF,機構採用勢頭強勁 **摩根大通公司(JPM)**大幅增加了其在**貝萊德iShares比特幣信託(IBIT)**中的投資,這標誌著機構持續向數字資產轉移。監管文件顯示,截至9月30日,這家銀行巨頭目前持有約**528萬股IBIT**,價值**3.43億美元**。這比上次披露的持倉增加了**64%**,凸顯了加密貨幣相關產品與傳統金融的深度融合。 ## 事件詳情:摩根大通增強比特幣ETF敞口 **摩根大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最新文件表明,其通過**貝萊德IBIT**對比特幣的敞口顯著擴大。**IBIT**中**3.43億美元**的頭寸使其成為該銀行投資組合中一項引人注目的持有。**貝萊德IBIT**已成為資本市場歷史上增長最快的基金之一,自2024年1月推出以來已吸引**644億美元**的淨流入,目前管理資產規模達到**805億美元**。這一顯著增長凸顯了投資者對受監管的**比特幣**敞口的強勁需求。 此外,**摩根大通**並未將其數字資產參與僅限於直接ETF購買。該銀行的監管文件還顯示了**比特幣ETF期權**頭寸,這表明其在新興加密貨幣領域可能利用衍生品策略進行對沖或交易活動。這種多方面的方法表明其對該資產類別進行了複雜的參與。 ## 市場反應分析:機構立場的轉變 **摩根大通**對**IBIT**承諾的增加,正值該銀行持續調整其對數字資產的立場。歷史上,**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曾是**比特幣**的堅定批評者,過去曾將其著名地稱為“欺詐”。然而,他的語氣已明顯軟化,反映了受監管ETF產品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合法化影響。據報導,該銀行計劃在年底前允許客戶使用**比特幣(BTC)**和**以太幣(ETH)**作為貸款抵押品,甚至正在考慮直接接受加密貨幣作為抵押品而無需清算。 **摩根大通**等主要金融機構的這一舉動,強化了機構接受度的更廣泛趨勢。另類投資管理協會(AIMA)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025年,**55%**的傳統對沖基金持有加密貨幣敞口,比上一年增加了**8%**。這些基金平均將其投資組合的**7%**分配給加密貨幣相關資產,其中**71%**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增加其敞口。儘管許多基金仍然傾向於使用衍生品進行參與,但日益增長的興趣部分歸因於美國不斷發展的監管,包括**特朗普政府**對數字資產規則的改革以及兩黨為推動全面的加密市場結構法案(如**GENIUS法案**)所做的努力。 ## 更廣泛的背景與影響:ETF復甦與市場成熟 機構投資的增加恰逢更廣泛的**美國現貨比特幣ETF**市場顯著反彈。在經歷了為期六天、總計近**14億美元**的挑戰性流出之後,這些ETF在2025年11月6日集體錄得**2.399億美元**的淨流入。**貝萊德IBIT**引領了此次復甦,吸引了**1.124億美元**的新資金,幾乎佔總流入量的一半。**富達明智起源比特幣基金(FBTC)**緊隨其後,流入**6160萬美元**,**ARK 21Shares比特幣ETF(ARKB)**增加了**6040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灰度比特幣信託(GBTC)**在此次反彈期間沒有變化。 這種資金流向情緒的逆轉表明投資者樂觀情緒重新燃起,並指出加密貨幣市場正在趨於穩定,儘管近期波動,**比特幣**價格仍保持在**101,000美元**左右的支撐位。像**IBIT**這樣的產品快速增長,以及越來越多的機構整合數字資產,預示著該資產類別結構框架的日益成熟。 ## 專家評論:比特幣的低估與結構成熟 **摩根大通策略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提供了進一步的分析背景,他認為與**黃金**相比,**比特幣**仍被低估。他的分析強調了促成這一觀點的幾個因素,包括市場中觀察到的機構採用率上升、衍生品市場流動性改善以及該資產類別內部結構成熟的明顯跡象。這種來自主要金融機構的視角,儘管**比特幣**具有其固有的價格波動性,但仍強調了其日益增長的合法性和投資價值。 ## 展望未來:持續整合與監管格局 機構參與數字資產的軌跡,正如**摩根大通**增加**IBIT**持倉和擴大服務所例證的那樣,預示著持續走向主流整合的道路。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美國進一步的監管發展,特別是全面加密市場結構法案的推進,以及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幣ETF**的持續表現。主要金融參與者不斷演變的立場可能會成為更廣泛市場情緒以及數字資產領域未來價格上漲潛力的風向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