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 V Global 加密貨幣騙局同謀在韓國免於入獄,因欺詐5萬名受害者14億美元而被判緩刑和罰款。

執行摘要

韓國法院已對參與 V Global 加密貨幣騙局的三名同謀判處緩刑和巨額罰款。該騙局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欺詐了約5萬名受害者,涉案金額超過14億美元(1.9萬億韓元)。此前,該騙局的主犯已被判處25年監禁。這一判決凸顯了司法機構對大規模加密貨幣欺詐的持續回應,並引發了對快速發展的數位資產領域內監管執法和投資者保護的質疑。

事件詳情

9月14日,大田地方法院天安分院刑事庭判處三名未具名人員(A女士、B女士和C先生)三年緩刑,緩刑期為五年。法院還處以巨額罰款:A女士被責令支付6.6億韓元(47.4萬美元),B女士4.26億韓元(30.6萬美元),C先生2.59億韓元(18.6萬美元)。這些人在 V Global 內部擔任高級職務,利用多層次營銷策略,以300%的回報率承諾吸引投資者購買一種名為「V-Cash」的數位資產,但後來證實該資產是虛假的,從未在任何區塊鏈協議上推出。檢察官報告稱,同謀者個人從中獲利高達15億韓元(110萬美元)。V Global 的首席執行官(即 李先生)此前已於2023年因策劃此欺詐案被判處25年監禁。

市場影響

法院對數十億美元欺詐案同謀判處緩刑的決定,可能會引發關於加密貨幣領域金融犯罪懲罰是否充分的辯論。雖然主犯獲得了嚴厲的監禁刑期,但對高級參與者的判決結果可能會影響公眾對數位資產騙局問責制的看法。此事件促使人們更廣泛地討論法律體系在遏制加密貨幣欺詐和保護投資者方面的有效性,這可能會影響公眾對新興數位資產市場和相關監管框架的信任,特別是在韓國等司法管轄區。

專家評論

在宣判時,主審法官表示:

「被告人利用人們對加密資產的普遍興趣,造成了天文數字般的損害。超過5萬名受害者至今仍生活在這一罪行帶來的經濟和精神痛苦中。對社會造成的損害是巨大的。有必要進行嚴厲的懲罰。」

然而,法官也承認這些高管曾為受害者提供了一些賠償,這是量刑時考慮的一個因素。

更廣闊的背景

這項裁決是在韓國加速重塑其數位資產監管格局的背景下做出的,受到全球趨勢和美國 GENIUS 法案等框架的影響。首爾的政策制定者致力於加強投資者保護,實施更嚴格的「了解你的客戶」(KYC)和「客戶盡職調查」(CDD)指南,並加強反洗錢(AML)和反恐融資(CFT)保障措施。該國監管的緊迫性體現在其處於主要收入年齡的成年人口中,超過四分之一擁有數位資產。在全球範圍內,2024年與加密貨幣欺詐相關的執法查獲金額達24億美元,同比增長17%,這表明對加密貨幣領域非法活動的起訴和資產追回日益重視。本案凸顯了在快速擴張的數位經濟中平衡創新與強有力投資者保護所面臨的持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