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網路犯罪調查局(CCIB)突襲了與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的World專案相關的虹膜掃描地點,理由是可能違反當地數位資產法,並引發了監管審查。
事件詳情
泰國當局,特別是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網路犯罪調查局(CCIB),對位於泰國的一個與World專案提供的「WLD交易服務」相關的地點進行了突襲。此次行動導致逮捕,調查人員指出,由於缺乏必要的營運許可證,可能違反了當地數位資產法。
World專案以其Orb掃描過程而聞名,一直在泰國積極收集生物識別虹膜資料,為參與者提供價值約500至1000泰銖(15.45美元至30.90美元)的Worldcoin(WLD)加密貨幣作為交換。Tools for Humanity (TFH) Thailand作為當地附屬機構,已與包括國有國家電信在內的11家當地實體合作,以促進這些人類驗證服務。截至6月中旬,已有超過10萬人在全國58個地點進行了虹膜掃描。
地方行政廳此前曾對該專案的活動表示擔憂,並發布了全國性警報,要求地方官員監控生物識別資料收集以防止欺詐。**北大年府(Phatthalung Province)**當局也已下令暫停Worldcoin的虹膜掃描活動,理由是對個人資料安全以及在沒有適當監管的情況下進行加密相關交易的合法性存在嚴重擔憂。儘管採取了這些行動,Tools for Humanity (TFH)已公開堅持其服務符合該國的個人資料保護法(PDPA)。World專案曾有雄心勃勃的計畫,到年底將其用戶群擴大到200萬,並在泰國建立1000個Orb地點。
市場影響
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執法行動標誌著該國對數位資產專案營運的監管環境正在收緊。證券交易委員會明確警告公眾不要與未經授權提供WLD交易服務的營運商進行交易,重申所有數位資產業務必須遵守既定標準並獲得必要的許可證。根據2561年數位資產商業法(2018年),未經許可提供交易服務的營運商(第3條和第26條)將面臨處罰(第66條)。
這一發展對World專案提出了多項挑戰,包括可能損害其在泰國的公共形象、減緩擴張努力以及增加其他東盟國家更嚴格監管的風險。它還可能導致公眾對那些被認為在監管灰色地帶營運的專案失去信任。該事件強調了全球加密專案確保完全遵守其營運所在司法管轄區的特定監管框架的關鍵重要性,特別是在資料隱私和金融服務許可方面。
更廣泛的背景
泰國當局採取的行動與數位資產領域日益嚴格的監管審查和執法全球趨勢相符。雖然像歐盟這樣的地區已經實施了加密資產市場法規(MiCA)等全面的框架,為加密服務提供商制定了明確的規則,但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司法管轄區仍在努力制定統一的聯邦加密立法,導致營運環境複雜。
全球監管機構正在加緊努力,以確保不斷發展的加密市場的消費者保護和金融穩定。最近的例子包括**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對HTX(前火幣)**提起民事訴訟,指控其未經授權非法推廣加密資產服務,這凸顯了註冊和遵守金融促銷制度的普遍要求。這些行動共同向所有數位資產實體發出明確信息:嚴格遵守當地法律,包括許可、資料保護和反洗錢法規,對於可持續營運和市場信譽至關重要。
來源:[1] 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打擊World專案未經許可的營運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thai-regulator ...)[2] 泰國當局就World虹膜生物識別掃描儀的使用發出警告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警告,數位資產服務必須經過持牌營運商的審查 - 貨幣與銀行雜誌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