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 Network 的 V2 升級,以並行化 EVM 為特色,促進了顯著的生態系統增長,吸引了以太坊開發者並提升了網路活躍度。

Sei V2 推動生態系統擴張

Sei Network 在其 V2 升級後經歷了顯著增長,此次升級引入了並行化以太坊虛擬機(EVM)。此次升級旨在結合整合區塊鏈的速度與 以太坊 的開發者社群,將 Sei 定位為一個多功能的去中心化應用平台。

技術進步與性能

Sei V2 採用了 Twin-Turbo 共識機制,實現了事務的並行處理和訂單的樂觀執行,從而加快了事務的最終確定性,通常在 400 毫秒以內。這種架構支援高達 20,000 TPS(每秒事務處理量)的事務速度。此次升級還支援雙虛擬機,包括原生 CosmWasm 支援和新的 EVM 相容層,為開發者提供了靈活性並吸引了基於以太坊的專案。

市場影響與採用

自 V2 升級以來,Sei 的日活躍錢包數量從 1,300 個增加到近 900,000 個,日交易量從 57,000 筆激增到 165 萬筆。總鎖定價值(TVL)從 1 億美元攀升至峰值 6.87 億美元。數據顯示,大多數新用戶和新部署的應用程式都選擇了 EVM 環境。此次升級促進了與 MetaMask 的整合,降低了用戶遷移和資產管理的障礙。

戰略定位與競爭

Sei 擁抱 EVM 相容性的戰略舉措解決了對與以太坊應用程式無縫交互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使得 Sei 能夠透過提供更快的性能和更低的延遲來與其他 Layer 1 區塊鏈和 Layer 2 解決方案競爭。該網路滿足高頻使用場景(如交易和遊戲)的能力,在這些場景中速度和低費用至關重要,增強了其競爭優勢。2025 年 7 月推出的 Giga 升級進一步鞏固了 Sei 作為高性能 EVM 鏈的地位,可擴展到 200,000 TPS 並縮短最終確定時間。

潛在風險與未來展望

Sei 的 2025 年路線圖平衡了技術擴展與實際應用方向。儘管 EVM 主導地位和 USDC 整合提供了動力,但風險包括驗證者採用新節點要求可能出現的延遲以及來自其他 Layer 2 解決方案的競爭。該網路的持續成功取決於開發者利用這些升級進行 dApp 開發並保持核心創新,以避免在競爭中失去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