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維持對加密貨幣的部分監管,選擇不制定全面的立法,因為擔心全面監管會使該資產類別合法化並帶來系統性風險。

執行摘要

印度準備維持其目前對加密貨幣的部分監管,抵制引入全面的立法。這一戰略決定是出於政府的擔憂,即全面監管可能使該資產類別合法化,並給國家金融系統帶來系統性風險。**印度儲備銀行(RBI)**認為有效的加密貨幣監管具有挑戰性,這促使其採取謹慎態度,將金融穩定置於數字資產全面整合之上。

監管立場和理由

路透社查閱的一份政府文件顯示,印度不太可能實施全面的加密監管框架。主要擔憂是,將數字資產整合到主流金融系統可能會產生系統性風險,當局指出**“監管加密貨幣將賦予其合法性,並可能導致該行業成為系統性行業。”** 雖然也並非完全禁止,因為它不能阻止點對點或去中心化交易,但目前的方法強調有限監管。印度當局對穩定幣尤其謹慎,擔心其廣泛採用可能碎片化國家支付系統並擾亂統一支付接口(UPI)

財務機制和系統性風險

儘管監管立場謹慎,印度人集體持有估計45億美元的各種加密貨幣。目前的監管框架依賴於現有的稅收和反洗錢(AML)法律。懲罰性稅收,包括對加密貨幣收益徵收30%的稅,對投機交易起到威懾作用。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經政府機構註冊以進行反洗錢檢查後,被允許在印度運營。**印度儲備銀行(RBI)**一再警告加密貨幣相關的風險,並聲稱通過監管控制這些風險在實踐中是困難的。政府認為,這種有限的監管清晰度迄今已成功控制了加密貨幣對受監管金融系統構成的風險。

市場影響和投資者情緒

印度持續抵制全面的加密貨幣立法,表明該國加密貨幣企業和投資者面臨的監管環境充滿挑戰。這種立場可能會限制數字資產行業在印度的主流採用和增長。Mudrex的一項調查顯示,93%的印度受訪者支持加密貨幣監管,其中56%呼籲制定全面的規則。調查還強調,84%的受訪者認為目前的加密稅收不公平對收益徵收30%的稅被三分之二的參與者認為是最大的威懾。近十分之九的投資者表示,如果政府政策變得更清晰,他們願意增加加密貨幣投資。

全球監管分歧和未來展望

印度的方法凸顯了全球加密貨幣監管策略的顯著分歧。儘管美國歐盟香港韓國等主要司法管轄區正在積極制定和實施健全的監管框架,但印度選擇了更為保守的路徑。例如,美國已通過《GENIUS法案》等立法來監管穩定幣。歐盟已建立了加密資產市場(MiCA)制度。印度此前曾考慮在2021年立法禁止私人加密貨幣,並在2023年擔任G20輪值主席國期間呼籲建立全球框架。然而,原定於2024年進行的關於加密貨幣監管的討論文件被推遲。政府表示,計劃只有在美國正式建立自己的監管框架後才會審查其立場,這凸顯了數字資產治理的全球碎片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