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部分資產依賴外部橋和原生發行代幣,脫離以太坊的核心安全保障,以太坊二層網路的安全性問題日益突出。

因依賴橋接而受質疑的二層資產安全性

三分之二的二層 (L2) 網路資產因依賴外部橋接和原生發行代幣,已偏離以太坊固有的安全性。這引發了關於這些擴展解決方案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關鍵問題。

二層網路中的去中心化風險

大部分 L2 資產由外部橋接提供安全保障,這些橋接依賴於其驗證者和多重簽名機制,而非以太坊的共識。L2 上的原生代幣發行繞過了以太坊橋接,使其安全性依賴於 L2 的治理和基礎設施。

截至 2024 年 5 月,大多數跨鏈橋仍通過外部驗證者和聯盟驗證跨鏈交易。在這種情況下,攻擊者可以通過竊取私鑰來損害小型驗證者委員會的大多數成員。

大多數 L2 中的中心化排序器引入了交易審查和阻止提款等風險。公司支持的 L2 可能會將股東利益置於以太坊社會契約之上,這可能導致費用增加和規則變更。Coinbase 的 L2 Base 因將更多的日常費用分配給 Optimism Collective 而非以太坊主網而受到批評,引發了對價值提取的擔憂。

中心化和碎片化的影響

L2 之間缺乏原子可組合性碎片化了流動性,削弱了以太坊無縫的 DeFi 用戶體驗。這種碎片化造成了低效率,導致市場稀薄、滑點更高以及用戶和協議激勵減弱。

流動性碎片化正成為 DeFi 的核心可擴展性風險。雖然擴展到多鏈是對以太坊可擴展性限制的自然反應,但它也產生了一類新的問題。

以太坊 L2 中的中心化排序器帶來了系統性風險,包括審查和安全漏洞,損害了去中心化和投資者信任。像 2024 年 6 月 Linea 260 萬美元用戶損失事件凸顯了中心化排序器模型的脆弱性。截至 2024 年 12 月,以太坊 L2 生態系統中的總鎖定價值 (TVL) 已超過 515 億美元,L2 處理了超過 50% 的基於以太坊的交易。

市場影響和投資者情緒

投資者信心正受到中心化風險的影響。2025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78% 的全球機構投資者擁有正式的加密風險管理框架,強調去中心化和監管合規性。中心化排序器與區塊鏈技術的無需信任原則相矛盾,可能會阻礙資本流入。隨著中心化風險變得更加明顯,監管審查也在加強,歐盟的加密資產市場 (MiCA) 法規強調去中心化和透明度。

2024 年的 Dencun 硬分叉將 L2 交易成本降低了高達 98%,將交易需求從以太坊的 Layer 1 (L1) 轉移到 L2。這一轉變減少了 L1 費用燃燒,導致 ETH 通脹上升和基於傳統經濟模型的估值過高。分析師警告說,技術進步和代幣經濟之間的這種分歧可能給投資者帶來財務風險。

解決中心化:未來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這些中心化問題,正在出現幾種替代架構來去中心化排序器並提高 L2 網路安全性。這些包括地理去中心化、排序器拍賣和領導者選舉、共享排序器網路(如 AstriaEspresso 提出的),以及提案者-建構者分離 (PBS)。像 zkSync 這樣的項目旨在通過過渡到去中心化排序器網路來實現“公平排序”。

L2 排序器的未來發展方向在於去中心化、共享網路以及潛在的 AI 驅動系統。隨著 L2 採用率持續增長,這一演進對於維護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