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Coinbase 的 Layer 2 網路 Base 正在整合 Iron Fish 的隱私技術,以實現私人穩定幣交易。此舉由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宣布,引發了使用者對隱私和監管合規性的爭議。
事件詳情
Coinbase 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宣布,Base 網路正在利用 Iron Fish 的零知識基礎設施開發私人交易。此舉是在 2025 年 3 月收購 Iron Fish 開發團隊之後進行的。Iron Fish 作為一條 Layer 1 區塊鏈,利用零知識證明 (zk-SNARKs) 來模糊交易細節,包括發送方、接收方和金額。該技術有助於將 USDC 等資產從 Base 和 Ethereum 等透明鏈橋接到屏蔽池中,從而隱藏交易的具體信息。主要目標是賦予使用者對其鏈上活動可見性更大的控制權。
財務機制
此隱私解決方案的核心是零知識證明 (ZKPs),它對交易細節進行加密,允許在不洩露底層數據的情況下進行驗證。監管合規性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查看金鑰」的實施。這些金鑰在建立 Iron Fish 帳戶時提供給使用者,使其能夠在需要時,有選擇地向授權實體(例如開發人員、審計師或監管機構)提供特定交易細節的唯讀存取權限。這種機制旨在平衡使用者隱私與監管合規所需的透明度。此外,Iron Fish 與 Chainport 合作,以增強安全性和合規性。Chainport 維護一個「排除清單」,用於篩選和阻止與惡意活動相關的錢包地址,包括 OFAC 識別的、涉及 DeFi 漏洞利用的、涉嫌正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與受污染資金或已知私鑰洩露相關的地址。該框架旨在允許在請求時向當局披露數據,同時對公眾保持交易的機密性。
商業戰略與市場定位
Iron Fish 與 Coinbase 的 Base 網路的戰略整合旨在利用 Coinbase 龐大的使用者群和快速擴展的生態系統,從而加速私人交易的主流採用。此舉特別旨在吸引企業客戶,用於工資發放、商業機密和受監管匯款等應用,這些應用在公共區塊鏈網路歷來面臨透明度問題。雖然 Iron Fish 開發團隊已過渡到 Base,但 Iron Fish 基金會 繼續獨立營運。其使命包括支持 Iron Fish 網路及其原生代幣 (IRON),擴展各種鏈上的資產支持,並創建教育資源以增進對隱私協議的理解。Iron Fish 的初始設計優先考慮可擴展性和可訪問性,目標是直接在網路瀏覽器中實現全節點操作,培養「區塊鏈的蘋果」使用者體驗。
市場影響
此公告在使用者中引發了廣泛爭議,其中許多人質疑在像 Coinbase 這樣受「了解你的客戶 (KYC)」法規約束並曾發生數據安全事件的平台上確保真正隱私的可行性。人們對「查看金鑰」功能及其在受監管中心化交易所中對絕對隱私的影響提出了擔憂。儘管存在這種疑慮,但成功的實施可能會顯著推動加密貨幣領域中合規隱私的敘述,並有可能在整個 Web3 生態系統中建立交易隱私的新標準。平衡的方法,即將隱私與可審計披露相結合,有望鼓勵更廣泛的企業採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敏感業務營運。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儘管市場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但推出新區塊鏈功能以及在隱私和監管之間尋求平衡的固有挑戰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波動性。然而,積極的執行可能會產生大量的積極情緒並推動採用。
更廣泛的背景
這一發展發生在加密貨幣不斷演變的格局中,其中存在著一種可與監管要求共存的隱私解決方案的明顯趨勢。Coinbase 的 Base 網路的整合突顯了行業正在努力調和去中心化和使用者隱私原則與監管合規性要求,這是區塊鏈技術更廣泛採用和成熟的關鍵時刻。
來源:[1] Iron Fish 的 Elena Nadolinski 談私人加密貨幣 | 紅杉資本 (https://sequoiacap.com/article/elena-nadolins ...)[2] Iron Fish 與 Coinbase 的 Base 協同,助力以隱私為中心的 Web3 採用 (No URL provided, as this is user-provided con ...)[3] Base 將開始支持「私人交易」 - 加密新聞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