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比特幣市場正顯現短期回調的潛在風險跡象,因為一個關鍵的賣方流動性指標已達到3,000 BTC的閾值,這一水平在歷史上曾預示著重大的價格回調。

事件詳情

根據 CoinKarma 專有的「10% 總流動性」指標,當 比特幣 的賣方流動性達到 3,000 BTC 時,市場持續經歷顯著回調。自 6 月以來的歷史數據顯示,達到此閾值後,比特幣 曾出現包括 6 月 10 日下跌 11%、7 月 22 日下跌 8% 以及 8 月 14 日下跌 14% 在內的修正。此指標也稱為「10% 訂單簿差值」,用於衡量整體市場訂單簿前 10% 中買單(買入)和賣單(賣出)之間的差額,並標準化以評估流動性強度。該指標的默認閾值設置為 +/-3000 BTC

為謹慎前景再添一筆的是,一位重要的 比特幣 鯨魚最近向一家加密貨幣交易所轉移了 3,000 BTC,價值超過 1.8 億美元。此類大規模轉移通常會引發對潛在拋售的擔憂,這與此前 24,000 BTC 銷售導致 4,000 美元價格下跌的事件如出一轍。分析師目前正在監測 61,000 美元至 62,000 美元之間的關鍵支撐位。

市場影響

當前市場環境表明高波動性和不確定的短期前景,一些投資者普遍存在看跌偏見。這種情緒部分是由槓桿頭寸的解除以及主要數字資產的獲利了結增加所驅動的。自5月以來,短期持有者已拋售了價值約856億美元的比特幣,這推動了市場變化。這一時期與加密牛市週期中通常觀察到的歷史性「夏季回調」模式相符,其特點是第一季度飆升、夏季盤整以及預期秋季復甦。儘管2025年整體市場流動性更深且更具機構化,但謹慎促使交易員降低風險並等待更清晰的信號。

專家評論

市場情緒指標呈現出複雜但謹慎的圖景。CryptoQuant 研究主管 Julio Moreno 於 9 月 16 日指出,比特幣 情緒自 8 月底以來首次從「看跌」轉變為「中性」。比特幣牛市分數指數 已從 20 上升至 50,但需要超過 60 才能預示牛市狀況。與此同時,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 也從上週的 48(中性)上升至 52(中性)。這種情緒轉變先於預期的聯準會降息,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復甦的潛在催化劑,儘管投資者正在等待具體的公告。

更廣闊的背景

更廣闊的市場格局受到多個宏觀經濟和鏈上因素的影響。聯準會在2025年9月預期降息,機率為83-99%,這為比特幣呈現出雙刃劍情景。雖然較低的利率可以提振流動性和資產價格,但也預示著經濟脆弱性,可能觸發短期拋售。比特幣與股票70%的價格相關性放大了其對衰退擔憂的敏感性。相反,降低的利率可能會削弱美元,在超過37萬億美元國債和通脹壓力的背景下,強化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的吸引力。

此外,不斷增加的美國國債加劇了比特幣作為對沖法幣貶值的故事。然而,比特幣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反向關係意味著較高的收益率可能會將流動性從風險資產中抽離。在供應方面,比特幣的非流動性供應已達到創紀錄的1430萬BTC,佔總流通供應量的72%以上。這表明長期持有者和機構投資者持續積累的趨勢。富達預計,到2025年底,長期持有者和企業財政部可能總共持有超過600萬BTC,進一步收緊供應。同時,2025年9月,CHEELAptosSonic等其他項目代幣的大規模解鎖可能會向更廣泛的市場注入新的供應,這在歷史上與價格下跌相關,儘管比特幣具有強大的主導地位,但也可能給其帶來跨市場傳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