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ZK)将进行私有化,成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此举已获得极氪股东批准,旨在整合吉利集团内部资源并提高运营效率,但将限制当前公开投资者在ZK中的未来上行空间和股东影响力。

极氪股东批准吉利私有化要约

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ZK),这家高端新能源汽车集团于2025年9月15日宣布,其股东已以压倒性多数批准了此前公布的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合并协议和计划。此项批准为极氪成为吉利全资的私人公司铺平了道路,并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从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退市。

约96.8%的极氪已发行普通股(包括美国存托股票(ADSs)所代表的股份)参与了特别股东大会,其中约94.2%的投票支持合并。此次交易标志着极氪的一个重大转变,该公司仅在2024年5月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IPO)。

交易细节和股东选择

根据修订后的要约条款,吉利将以每普通股2.687美元或每ADS26.87美元的价格收购所有已发行极氪股份和ADS。这比极氪在2025年5月6日的ADS收盘价溢价18.9%,比其在初始提案前30天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5.6%。股东可以选择接受现金要约或股份互换,即每ADS可获得12.3股新发行的吉利股票。根据吉利每股18.44港元(约合2.37美元)的交易价格,股份互换的经济价值约为每ADS29.15美元26.87美元的要约价格明显高于极氪IPO时21美元的股价28%。

然而,对于目前的极氪股东而言,一些分析师认为收购价格低于长期公允价值估算。分析师对公允收购价格的预测范围从基于2025年数据的13.65美元到基于2026年收益的55.35美元不等,平均约为34.50美元。这使得吉利的报价比该平均值低了近50%。鉴于这些动态和即将到来的退市,建议当前的ZK股东出售其股份,因为股票价格随后将跟踪吉利的表现,从而限制了独立的上涨空间。

吉利的战略要务和运营控制

吉利决定将极氪私有化,是由一项全面的战略驱动的,旨在提高运营效率,整合资源,并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电动汽车(EV)市场。吉利已持有极氪62.5%的多数投票权,此举确保了完全的运营控制权,并与其“一个吉利”战略相符,该战略旨在精简其汽车产品组合的运营并消除冗余。预计此次整合每年将为吉利节省“数十亿元人民币”,通过促进技术共享、供应链合理化和协调市场策略。私有化还为极氪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在没有公开市场季度收益报告的即时压力下,投资于研发、自动驾驶系统和国际扩张,特别是进入欧洲市场。此外,此举被视为降低地缘政治风险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进口关税不断上升的背景下。

更广泛的电动汽车市场背景和影响

此次私有化突显了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一个更广泛趋势,即从快速增长阶段转向竞争加剧、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竞争”的阶段。市场正在进入“适者生存”的阶段,需要整合。吉利的战略举动突显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如何应对贸易壁垒升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重新调整其战略。尽管极氪在私有化之前报告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财务改善,包括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6.9%达到104亿美元,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达到19.1%,但该公司在2024年仍录得7.64亿美元的净亏损,尽管这比上一年改善了29.9%。

展望未来:极氪作为私有实体的未来

作为全资子公司,极氪将完全整合到吉利的企业结构中。预计此次整合将使极氪能够更迅速地响应市场变化,并专注于长期战略目标,包括加速下一代车型的开发和拓展国际市场。极氪已设定2025年71万辆的雄心勃勃的交付目标,增长40%。此次私有化还巩固了战略整合努力,此前极氪于2025年2月收购了领克汽车51%的股份。虽然这笔交易被一些人描述为对股东而言“不尽如人意但尚可”,但它代表了吉利提升其在高端电动汽车领域竞争力并应对全球汽车市场复杂性的明确战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