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在國債收益率大幅上漲後趨平,與此同時,美國股指被指出已嚴重超買。
上週美國股市收高,延續了大幅上漲的勢頭,儘管國債收益率曲線繼續趨平,反映出金融市場內部出現分歧信號。國債收益率在前三週大幅上漲後出現了這種趨平現象,與此同時,美國股指也顯示出日益超買的狀況。
事件詳情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國債收益率經歷了顯著上漲,尤其是在截至上週的前三週。儘管出現這種普遍上漲,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仍趨於平坦,其特點是2年期收益率上升5個基點(bps),而10年期收益率下降1個基點,30年期收益率下降8個基點。這種差異性表現表明市場預期短期利率會調整,同時長期利率會更穩定或下降。
與此同時,美國股指表現出持續的上漲勢頭,引發了人們對其進入「超買」階段的普遍擔憂。特別是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已經連續近四個月處於超買水平,表明上漲勢頭持續時間較長,已將估值推高至超出正常範圍。聯邦儲備系統的貨幣政策,包括預期降息25個基點,在穩定收益率方面發揮了作用,儘管通脹數據高於預期,勞動力市場也出現疲軟跡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確實於2025年9月17日批准了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主席將這一決定描述為「風險管理式降息」。
市場反應分析
市場反應反映了多種力量的複雜相互作用。趨平的收益率曲線通常被解讀為對未來經濟增長甚至潛在衰退擔憂加劇的信號。這種情緒部分源於市場預期聯邦儲備系統將繼續其寬鬆週期。例如,貨幣市場預計9月份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約為90%,這與實際的FOMC決定一致。短期與長期收益率的差異性變動意味著,儘管聯準會可能會降息,但潛在的財政壓力可能會使長期收益率保持在高位。
反之,儘管有這些經濟信號,美國股指的強勁表現卻表明投資者對未來聯邦儲備系統降息和強勁的企業盈利充滿信心。然而,這種持續的上漲已導致一些分析師將市場描述為進入「融漲」階段,即快速上漲是由投機行為而非基本面實力驅動的。喜憂參半的經濟數據,包括高於預期的通脹和勞動力市場疲軟跡象,使這種局面更加複雜,創造了一個投資者權衡樂觀降息預期與潛在經濟脆弱性的環境。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
美國股指的「超買」狀態是一個重要的討論點。截至2025年9月13日,標準普爾500指數較其200日移動平均線高出約10%。納斯達克指數表現出更為極端的行為,在四個月內,有近93%的交易日收於超買水平。如此高頻率的超買日收盤情況實屬罕見,僅在2020年8月被超越過。這引發了對當前漲勢可持續性的質疑。
趨平的收益率曲線對各個行業都有直接影響。例如,銀行通常在收益率曲線陡峭的環境中蓬勃發展,因為它們可以從短期借貸和長期貸款之間的利差中獲利。趨平的曲線會壓縮淨息差,可能給銀行業帶來不利影響。據報導,自2025年初以來,標準普爾500銀行指數表現不及大盤股,主要機構以經濟不確定性導致貸款需求減少為由。這突出說明了更廣泛市場中存在行業特定的脆弱性。
專家評論
分析師對當前市場走勢表達了謹慎的看法。
Satya Pradhuman,Cirrus Research研究總監,斷言,融漲已在進行中,他表示:「美國股市風險承擔的融漲已突破正常區間的上限。」他進一步將這種環境描述為「一個非常擁擠的股票市場,加上極端的風險偏好」,使美國股市進入「一個過度投機的階段」。因此,Cirrus Research的資產配置模型三年來首次建議減持股票。
Adam Turnquist,LPL Financial首席技術策略師,建議投資者應「保持與基準等同的股票敞口,並準備在出現回調時(可能在5%至10%的範圍內)增加敞口。」
關於聯準會的行動,Jack McIntyre,Brandywine Global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指出,聯準會處於困境,預期會出現滯脹(更高的通脹和更弱的勞動力市場),他將其描述為「對金融資產來說不是一個好環境」。他建議投資者通過地域、貨幣和行業分散投資組合。Brij Khurana,Wellington Management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強調,儘管市場將2025年額外的兩次降息解讀為鴿派,但整體訊息可能偏鷹派,因為聯準會承認通脹具有粘性,並更側重於勞動力市場走軟。
展望未來
聯邦儲備系統政策的走向仍將是一個關鍵因素。儘管實施了25個基點的降息,但市場預期未來12個月將降息四到五次,而聯準會的「點陣圖」預測2025年將降息75個基點,這表明可能存在定價錯誤或未來根據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進行調整的可能性。如果聯準會不確認一系列後續降息,市場很容易出現回調,這是一個關鍵風險。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經濟報告,特別是與通脹和勞動力市場相關的報告,以獲取聯準會立場的進一步跡象。收益率曲線的持續趨平也需要持續保持警惕,因為它可能預示著經濟進一步減速,從而可能在中期影響企業盈利和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