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与RealSense合作,将AI平台集成到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的深度相机中,加速实体AI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并巩固英伟达在AI硬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科技行业焦点:英伟达与RealSense合作,强化机器人领域的实体AI

美国科技公司继续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英伟达RealSense近期达成的战略合作凸显了机器人领域对实体AI日益增长的重视。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将先进的深度感知技术与强大的AI计算平台相结合,加速自主移动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和部署。

合作详情

此次合作的核心是将英伟达Jetson ThorIsaac SimHoloscan Sensor Bridge嵌入到RealSense的深度相机中。RealSense英特尔的剥离公司,是深度相机市场的关键参与者,据报道其技术已应用于全球超过一半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中。将专为超低延迟感知数据设计的RealSense D555深度相机与英伟达Jetson Thor模块集成,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进步。Jetson ThorBlackwell GPU提供支持,提供2070 FP4 teraflops的AI计算能力和128GB内存,性能比其前身Jetson Orin提升了7.5倍。这种强大的计算能力使智能机器能够在边缘执行大型生成式AI模型,减少对外部数据中心的依赖。此外,与英伟达Isaac SimHoloscan堆栈的原生集成有望简化开发周期,使开发人员能够在物理部署之前在数字孪生环境中验证实时工作负载。

市场影响和更广阔的背景

这一战略联盟有望对英伟达以及更广泛的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产生积极影响。机器人市场预计将显著扩张,到2030年代末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的估值,这得益于制造业、医疗保健和物流领域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此次合作使英伟达RealSense通过为实体AI中感知和计算能力的集成建立新标准,处于这一增长的前沿。“实体AI”的概念,即AI系统与物理世界交互,正日益受到关注。花旗GPS于2024年12月发布的报告《AI机器人的崛起:实体AI正在向你走来》预测,到2035年将有13亿台AI机器人,到2050年将达到40亿台,这凸显了AI进步推动的加速普及,使机器人能够“看、动、说、学、行动”。RealSense的专业传感技术与英伟达高性能AI计算基础设施之间的战略协同,是公司在一个快速扩张的市场中争夺主导地位的明确例证,该市场可能呈现“赢家通吃”的经济学。

竞争格局和专家评论

尽管英伟达AI硬件生态系统中保持着主导地位,其Blackwell GPU平台创造了可观的销售额,但AI半导体领域充满活力。近期发展,例如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10%股权以支持国内制造和竞争,以及OpenAIBroadcom建立100亿美元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定制AI加速器,都突显了该行业内部激烈的竞争和战略部署。尽管存在这些竞争压力,英伟达-RealSense的合作强化了英伟达AI主导地位上的多元化策略,将其影响力扩展到机器人等专业应用领域。

“RealSense-NVIDIA的合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里程碑——它预示着一个新的工业范式,”一份近期分析指出。“通过整合感知和计算能力,它们正在使机器能够以类人的敏捷性进行观察、学习和行动。”

这种观点概括了此次合作对于推动智能自动化发展的战略重要性。

展望

英伟达RealSense之间的合作预计将加速智能机器的演进,为现实世界的挑战提供可扩展且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包括这些集成实体AI解决方案在工业环境中的采用率、两家公司的进一步技术进步以及AI机器人领域其他主要参与者的竞争反应。此次合作代表着朝着由先进自动化系统转变的未来迈出的重要一步,预示着AI机器人领域的投资者将迎来持续创新和潜在的长期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