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在第二季度表現出強勁的財務業績,超出營收和盈利預期,同時在 2025 年 IAA 移動出行展上發布 AIBOX,在汽車 AI 領域取得重大進展。這種對核心 AI 計算和戰略垂直擴張的雙重關注推動其股價大幅上漲,突顯了投資者對其增長軌跡的強烈信心,儘管其數據中心業務和更廣泛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存在細微挑戰。
科技板塊領漲,輝達鞏固人工智能和汽車領域地位
美國股市呈現上漲勢頭,在輝達公司 (NVDA) 發布強勁的第二季度財報後,科技板塊領漲。這家芯片製造商不僅營收和盈利均超出華爾街預期,還在汽車人工智能 (AI) 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為圍繞公司戰略方向的看漲市場情緒做出了貢獻。
輝達第二季度業績和汽車人工智能發布詳情
輝達報告第二季度業績強勁,總營收達到 467.4 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的約 460.5 億美元。這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了 56%,並創下了新的季度銷售記錄,超過了此前 441 億美元的記錄。公司調整後的每股收益 (EPS) 為 1.05 美元,超出共識預期的 1.01 美元。淨利潤攀升至 257.8 億美元,超過了 247 億美元的預期,同比增長 42%。
此項業績的一個重要驅動力是數據中心業務,該業務產生了近 411 億美元的營收,約佔輝達季度總營收的 88%。雖然這一數字略低於 StreetAccount 估計的 413 億美元,但它突顯了企業數據中心支出在推動公司硬體採購周期方面的壓倒性主導地位。汽車和機器人業務也表現出顯著增長,2026 財年第一季度營收達到 5.67 億美元,同比增長 72%,此前 2025 財年汽車營收為 17 億美元,同比增長 55%。
與此同時,在 2025 年 IAA 移動出行展上,輝達發布了其 AIBOX,這是一個創新的平台,旨在將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直接集成到車輛中。這項舉措是與 ThunderSoft 和 吉利汽車等合作夥伴的合作成果,進一步鞏固了輝達對蓬勃發展的汽車人工智能領域的承諾。
市場反應和戰略驅動因素分析
投資者對輝達強勁的財務業績和戰略性產品發布反應積極。NVDA 的股價在上一季度上漲了 24%,顯著跑贏了同期出現 0.7% 負回報的更廣泛的半導體行業。AIBOX 的發布,加上強勁的盈利,增強了投資者對輝達在人工智能領域持續領先地位及其在自動駕駛等關鍵新興市場中不斷擴大的影響力的樂觀情緒。該股經歷了短暫波動,包括在財報發布後即刻的盤後交易中出現小幅下跌,一些分析師將其歸因於特定數據中心營收數據略低於最高預期。然而,在公司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軌跡和戰略創新驅動下,總體市場情緒依然看漲。
輝達的「雲到車」平台,包括其 DRIVE 平台(帶有 Orin 和即將推出的 Blackwell GPU)、經過安全認證的 DriveOS 作業系統以及用於訓練的 DGX 和用於模擬的 Omniverse/Cosmos 等開發工具,使其汽車產品與眾不同。這種集成方法旨在為軟體定義汽車 (SDV) 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對於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和自動駕駛 (AV) 功能至關重要。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
輝達持續的業績表現,連續九個季度營收同比增長超過 50%,以及 2025 財年 66.5% 的驚人營業利潤率,突顯了其在關鍵基礎設施市場中的定價能力和主導地位。公司市值高達 4.32 萬億美元,市盈率為 50.66,反映了高增長預期。與 12 個月低點 86.62 美元和高點 184.48 美元相比,當前 177.33 美元的股價表明過去一年大幅升值。
儘管輝達繼續領先,但競爭格局正在演變。博通等競爭對手正憑藉定制 AI 芯片解決方案迎頭趕上,其下一代 XPU 獲得了 100 億美元的巨額訂單就證明了這一點。地緣政治因素,包括美國對先進芯片的出口限制和關稅不確定性,也帶來了潛在的長期風險,尤其是在利潤豐厚的中國市場方面,在地緣政治解決方案敲定之前,這可能代表 20 億至 50 億美元的收入。
專家評論
分析師對輝達的共識是「適度買入」,絕大多數研究分析師都發布了「買入」或「強力買入」評級。共識目標價約為 207.83 美元,表明較當前水平有潛在上漲空間。例如,瑞銀集團最近將輝達的目標價從 175.00 美元上調至 205.00 美元,重申「買入」評級。同樣,DA Davidson 將該股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買入」,並將目標價提高至 210.00 美元,反映出對公司戰略舉措和市場地位的信心。
一位分析師指出:「輝達通過提供全棧‘雲到車’平台,牢牢確立了其在汽車 AI 計算領域的領導者地位。」他強調公司全面的生態系統是其關鍵的差異化因素。
展望未來
輝達的遠期指導預計 2026 財年第三季度營收為 540 億美元,波動幅度為正負 2%,超出分析師預期的 531 億美元。這一樂觀展望保守地排除了任何潛在的 H20 芯片對華出貨量,預示著需求勢頭正在加速。未來幾個季度值得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 Blackwell 和 Rubin 等新架構的持續推出和採用,解決影響中國市場的地緣政治障礙的進展,以及公司在核心 AI 計算和汽車等專業垂直市場中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創新節奏的能力。預計到本十年末,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投資將達到 3 萬億至 4 萬億美元,這也為輝達的持續長期增長奠定了基礎,前提是它能夠有效應對供應鏈動態和競爭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