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Meta Platforms正面臨複雜的AI智慧眼鏡供應鏈動態,包括即將推出的「Hypernova」型號,原因是嚴重依賴中國硬體製造商歌爾股份。這種依賴性,尤其是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給這家科技巨頭帶來了戰略脆弱性、潛在的生產延遲和成本增加。
- 要點1 - Meta在AI智慧眼鏡生產上對中國供應商歌爾股份表現出高度依賴。
- 要點2 - 歌爾股份正透過戰略性收購積極鞏固對關鍵組件的控制。
- 要點3 - Meta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的努力舉步維艱,引發了對地緣政治風險和營運影響的擔憂。
Meta Platforms正面臨複雜的AI智慧眼鏡供應鏈動態,包括即將推出的「Hypernova」型號,原因是嚴重依賴中國硬體製造商歌爾股份。這種依賴性,尤其是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給這家科技巨頭帶來了戰略脆弱性、潛在的生產延遲和成本增加。

美國科技巨頭 Meta Platforms Inc. (META) 在其人工智慧驅動的智慧眼鏡(包括預期中的 「Hypernova」 型號)生產過程中,正面臨著嚴峻的供應鏈挑戰。該公司對中國硬體製造商 歌爾股份 的深度依賴已成為關注焦點,尤其是在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影響全球貿易和技術格局的背景下。
Meta 與 歌爾股份 的戰略合作是其 AI 眼鏡供應鏈的核心,這家中國公司承擔了關鍵型號的生產。歌爾股份 透過引人注目的收購和投資,策略性地鞏固了其在該供應鏈中的地位。這包括獲得對 上海歐姆萊特(一家對智慧眼鏡技術至關重要的微奈米光學器件專家)的控制權,並為光學供應商 Plessey 的收購融資提供支持。這些舉動使 歌爾股份 對 Meta 智慧眼鏡的基本組件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目前,Meta Platforms Inc. 的市值約為 1.96 兆美元。該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約為 779.00 美元,這表明市場對 Meta 的戰略決策和潛在供應鏈風險的敏感性。雖然 Meta 的核心「應用家族」業務透過廣告持續創造收入,但其 Reality Labs 部門儘管在 AI 和擴增實境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但對整體銷售額的貢獻仍然微不足道。Meta 的財務狀況穩健,過去十二個月 (TTM) 收入為 1,788 億美元,三年增長率為 15.1%。該公司的營業利潤率為 44.02%,儘管在過去五年中平均下降了 -1.7%,其淨利潤率為 39.99%。然而,估值擔憂依然存在,其市盈率 (P/E) 為 28.2(接近其一年高點 30.8),市淨率 (P/B) 為 10.05(接近其十年高點 10.22),市銷率 (P/S) 為 11.3(接近其五年高點 11.69)。
對 歌爾股份 這樣單一中國供應商的日益依賴,給 Meta 帶來了潛在的脆弱性,尤其是在中美貿易爭端以及 Meta 執行長馬克·祖克柏 表達的對華更具民族主義色彩的做法的更廣泛背景下。Meta 旨在多元化其製造基地的努力,例如在越南啟動 Quest VR 頭戴設備的生產,並未顯著降低其對 歌爾股份 的依賴,後者即使在這些多元化營運中仍然是關鍵合作夥伴。
產業分析師強調,雖然供應鏈脫鉤可能帶來長期利益,但短期影響可能是破壞性的。潛在的後果包括 生產延遲,影響 Hypernova 等產品的上市時間,以及 成本增加,因為新的供應商可能導致更高的費用,直接影響 Meta 的盈利能力。該股票的貝塔係數為 1.24,表明適度波動,將 META 歸類為激進增長股,此類供應鏈不確定性可能轉化為投資者的謹慎。產業特定風險,包括監管審查和競爭,也與公司息息相關。
Meta 的困境突顯了科技產業向供應鏈多元化發展的更廣泛趨勢,其驅動力是對韌性的追求而非純粹的成本效益。這種情況表明,其他追求類似脫鉤策略的公司可能面臨類似的營運和財務障礙,這可能導致整個產業持續的通脹壓力和營運成本上升。對於 Web3 生態系統而言,硬體開發對於普及至關重要,此類困難可能會阻礙產品開發和市場滲透。
除了直接的製造擔憂之外,Meta 更廣泛的財務狀況也受到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預測顯示,到 2025 年,Meta 可能面臨巨大的財務影響,預計將損失 700 億美元 的收入,這主要是由於 川普時代關稅 的持續影響。這些關稅對中國零售商產生了不利影響,促使他們削減廣告預算,這直接影響了 Meta 的核心線上廣告業務。分析師預測,這種持續的削減可能導致廣告收入大幅下降。如果美國經濟長期衰退與持續的貿易爭端相結合,可能會加劇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到 2025 年廣告收入損失高達 2300 億美元,這使得公司整體利潤下降 25%。
全球科技競爭,以 華為 努力推進其在中國的晶片和計算能力計劃為例,為 Meta 面臨的挑戰提供了背景。儘管 華為 的進步與 Meta 的智慧眼鏡供應鏈沒有直接關係,但它們預示著中國更廣泛的減少對外國技術依賴和增強國內能力的雄心,這加劇了全球科技公司的戰略複雜性。
一位產業專家指出:
「像 Meta 這樣的公司正在意識到,它們需要實現供應鏈多元化,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眼前的物流和財務影響可能令人望而生畏。」 這種看法反映了重新配置既有供應鏈所涉及的重大營運和財務障礙。
Meta 的前進道路涉及謹慎地駕馭技術與地緣政治的相互作用。該公司投資新市場和多元化收入來源的努力至關重要,但預計需要時間才能產生可觀的成果,這表明短期內仍將面臨挑戰。投資者可能會密切關注 Meta 在緩解供應鏈風險方面的進展,以及其管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所帶來的財務影響的能力。其 Reality Labs 部門的演變以及 Hypernova 等產品的成功推出,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解決這些複雜的供應鏈依賴關係,同時管理更廣泛的經濟壓力。更廣泛的科技產業也將拭目以待,因為 Meta 的經驗可能會為跨國公司如何適應日益碎片化的全球製造業格局樹立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