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維持「戰術看漲」前景,但警告稱,聯準會預計於9月17日進行的25個基點降息可能引發「利多出盡」的市場回調,這主要是受到宏觀經濟數據、市場頭寸過度以及企業回購可能減弱的擔憂影響。

摩根大通警告:聯邦儲備銀行降息預期下市場或面臨回調

執行摘要

美國股市面臨一段高度不確定的時期,因為摩根大通已發出警告,聯邦儲備銀行普遍預期的9月17日25個基點(bp)的降息可能引發「利多出盡」(Sell the News)事件,從而可能導致市場回調。儘管該銀行維持「戰術看漲」前景,但它建議投資者在宏觀經濟數據、聯準會反應功能、可能過度拉伸的市場頭寸、企業回購需求減弱以及散戶投資者參與度下降等擔憂中,考慮對沖策略。

預期降息與摩根大通的警告

金融界普遍預計聯邦儲備銀行將在即將於9月17日舉行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實施25個基點的聯邦基金利率下調。這一預期受到近期經濟指標的顯著影響,包括8月就業報告中顯示招聘放緩,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22,000人。此外,每週失業金申請人數增至263,000人,創下近四年來的最高水平。

摩根大通美國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闡述了該行的修訂預測,他表示:

「對於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來說,下一次會議的風險管理考量可能超越平衡就業和通脹風險,我們現在認為阻力最小的途徑是將下一次25個基點(bp)的降息提前到9月份的會議。」

儘管標普500指數今年已20多次創下歷史新高,並實現超過10%的年初至今漲幅,但由Andrew Tyler領導的摩根大通交易台警告稱,市場可能已經完全消化了預期的降息,未來上漲空間有限。

影響因素與市場動態分析

摩根大通的警告基於幾個關鍵因素。該銀行強調對宏觀經濟數據的重新評估,指出儘管疲軟的經濟數據歷來會助長降息希望(「壞消息就是好消息」的說法),這在當前環境下可能不再適用。通脹仍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7月份個人消費支出(PCE)同比上升2.6%,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過去12個月中分別增長了3.3%和2.7%。核心CPI為3.1%。

擔憂還圍繞著聯準會的反應功能——中央銀行將如何根據不斷變化的經濟數據調整其政策,特別是其對通脹的容忍度與對勞動力市場支持的關注。

市場頭寸似乎被過度拉伸,機構投資者對美國股票的敞口「高於平均水平但呈下降趨勢」,對沖基金在北美和亞太地區被觀察為「小型賣方」。儘管標普500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錄得創紀錄的2930億美元股票回購,但根據高盛的數據,最近有跡象表明企業回購需求減弱

此外,散戶投資者參與度下降被視為一個擔憂。儘管散戶投資者在2025年向美國股票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投入了創紀錄的1550億美元,並佔據了2025年中期美國股票日交易量的約20.5%,但摩根大通的警告表明,這一歷來是重要的「逢低買入」力量的群體,其動能可能正在下降。

更廣泛的背景和投資啟示

從歷史上看,聯邦儲備銀行自1970年以來一半以上的首次降息之後,標普500指數都出現了超過20%的跌幅,這突顯了實現「軟著陸」的挑戰。降息可能加劇本已泡沫化的市場並推高資產泡沫,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當前市場表現出較高的估值倍數標普500指數的遠期市盈率約為22.5,高於歷史常態。此外,前10大股票佔據了指數價值的近40%,表明存在顯著的集中風險。9月歷來也是美國股市表現最弱的月份之一。

對於投資者,摩根大通建議考慮或增加黃金敞口,以對沖潛在的市場波動。這一建議源於美元與黃金價格之間傳統的反向關係;預期的降息可能導致美元走弱,從而使黃金更具吸引力。黃金價格近期達到新的歷史高點,突破3,640美元,摩根大通研究預計到2025年第四季度,黃金價格平均為每盎司3,675美元,到2026年中期將攀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債券市場也反映了這一情緒,美國國債收益率已跌至五個月低點,10年期收益率降至4%,表明投資者預期利率下降並轉向更安全的資產。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警告稱,聯準會可能進行的「預防性」降息可能面臨再次引發通脹的風險:

「正如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所警告的,聯準會可能進行的『預防性』降息,可能面臨再次引發通脹和推高資產泡沫的風險。」

展望未來

市場近期關注的焦點將仍然是聯邦儲備銀行9月17日的決定及其後續指引。關鍵經濟數據,特別是即將發布的9月CPI報告,將對塑造市場預期和影響聯準會未來的政策路徑至關重要。中央銀行在堅持其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的雙重使命方面面臨著微妙的平衡。雖然勞動力市場降溫可能需要放鬆政策以防止經濟衰退,但持續高於目標的通脹以及貿易關稅等因素可能帶來的潛在新價格壓力使決策過程複雜化。隨著市場應對這些複雜的動態,投資者應為持續的波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