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投資者對人工智慧(AI)的關注正從傳統的、高估值的科技公司擴展到更廣泛的行業,這些行業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估值和強大的人工智慧整合。
- AI投資多元化 - 投資者正在尋求在非科技領域投資AI,以降低與領先科技公司高估值相關的風險。
- 價值導向方法 - 金融、製藥和工業等行業正成為「更便宜」的替代品,它們展示出強大的人工智慧採用率和可觀的回報。
- 全球AI整合與投資 - 人工智慧繼續快速融入日常生活和商業,吸引了大量的全球私人和公共投資,同時變得更高效和易於訪問。
投資者對人工智慧(AI)的關注正從傳統的、高估值的科技公司擴展到更廣泛的行業,這些行業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估值和強大的人工智慧整合。
投資者情緒正逐漸認識到,人工智慧(AI)的變革性經濟效益正遠遠超出高估值科技巨頭集中的領域。這一演變促使投資組合進行戰略性重新評估,市場參與者尋求持久的增長機會,並減輕與現有AI領導者高倍數相關的風險。
標普500信息技術板塊指數在最近的五個交易日中下跌0.8%,顯示出盤整跡象。在此之前,該指數在過去五年中增長了兩倍多,這加劇了對高成本和「倍數壓縮」潛力的擔憂。因此,投資者正日益審視微軟、甲骨文、亞馬遜、Alphabet、Meta Platforms、英偉達和博通等知名AI公司的增長敘事的持續性。
一個引人注目的替代方案正在那些表現出顯著AI採用但未反映相同估值溢價的行業中出現。例如,金融精選板塊SPDR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以其未來12個月的每股收益總額的16.8倍進行交易。根據FactSet數據,這比標普500科技板塊28.5倍的市盈率低41%,這一差距比十年平均37%的折扣更大。
市場的轉向反映了對「持久價值設置」的追求,以及避免如果科技領導者的增長倍數降溫可能出現的「價值陷阱」的積極策略。人工智慧不僅僅是增強科技產品,它還在根本上重塑了不同行業的運營效率和成本結構。史丹佛大學HAI 2025年AI指數報告強調,2024年78%的組織報告使用AI,比上一年55%顯著增加。這種普遍採用正在提高生產力,並在許多情況下縮小勞動力技能差距。
服務運營、供應鏈管理和軟件工程等關鍵領域正在經歷成本節約,分別有49%、43%和41%的組織報告減少。雖然大多數報告節省不到10%,但其廣泛影響凸顯了AI在科技領域超越營收增長之外的實實在在的經濟貢獻。同樣,營銷和銷售、供應鏈管理以及服務運營領域也觀察到收入增長,分別有71%、63%和57%的組織報告增長,主要低於5%。
2024年全球對AI的私人投資達到了可觀的水平,美國以1091億美元位居榜首,幾乎是中國93億美元的12倍,是英國45億美元的24倍。僅生成式AI就吸引了全球339億美元的投資,比2023年增長18.7%。這種強勁的投資,加上AI變得更高效和更經濟——GPT-3.5級別系統的推理成本下降了280倍,硬件成本每年降低30%——促進了其在非科技領域的更深入整合。
被認定為潛在受益者和「價值股」的行業包括金融業,其中AI的採用可以通過簡化運營顯著降低成本並提高利潤率。防禦性製藥公司提供可靠的現金流和非彈性需求,在不確定的市場中提供穩定性。工業受益於回流和基礎設施週期,通過有形的訂單和定價能力創造可靠價值。這些行業為尋求AI普遍影響的投資者提供了機會,而無需支付核心科技的溢價。
領先分析師強調識別真正價值設置的重要性。當技術熱情的歷史週期降溫時,資本往往會轉向那些表現出持久自由現金流、資產負債表實力和可靠股息的公司。識別此類機會的框架通常包括自由現金流(FCF)收益率、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趨勢、定價能力和回購速度等指標,幫助投資者避開「價值陷阱」。
例如,Morningstar強調了一些特定公司,如Cognizant Technology Solutions (CTSH)(被低估20%)和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SM)(被低估22%),這些公司儘管處於或密切關聯於更廣泛的科技領域,但作為AI股票具有吸引力的估值。這些例子強調,即使在科技領域,基於估值和基本面的差異化也至關重要。
AI轉型仍處於早期階段,預計到2025年,AI領域的IT支出將達到4300億美元,到2029年將超過1萬億美元。這種增長得益於持續的進步,AI系統在基準測試中顯示出顯著改進,並將其能力從生成高質量視頻擴展到在編程任務中超越人類。
全球各國政府也在增加參與,美國聯邦機構在2024年出台了59項與AI相關的法規,加拿大(24億美元)、中國(475億美元)、法國(1090億歐元)、印度(12.5億美元)和沙特阿拉伯(1000億美元)也做出了重大投資承諾。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芯片供應和電力限制方面的潛在瓶頸,這些被認為是AI支出達到萬億美元潛力的主要障礙。隨著AI進一步滲透,投資者需要繼續運用明智的策略,以識別那些最能利用這一變革性技術,並在日益多元化的經濟格局中處於有利地位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