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美國金融監管機構SEC和FINRA正在調查數位資產國庫公司在公布加密貨幣收購前出現的異常股票交易模式,重點關注可能違反《公平披露規定》的行為。
- 監管審查 - SEC和FINRA正在調查公司宣布加密貨幣購買之前出現的異常交易量和股價飆升。
- 披露擔憂 - 調查目標是可能違反《公平披露規定》的行為,該規定要求廣泛傳播重要的非公開資訊。
- 市場影響 - 這些調查凸顯了監管機構對企業加密貨幣策略日益增長的關注,可能導致更嚴格的披露規則,並影響投資者對數位資產國庫公司的信心。
美國金融監管機構SEC和FINRA正在調查數位資產國庫公司在公布加密貨幣收購前出現的異常股票交易模式,重點關注可能違反《公平披露規定》的行為。
美國金融監管機構正在調查數位資產國庫公司在公開宣布收購加密貨幣之前出現的異常股票交易活動,這引發了對可能違反《公平披露規定》的擔憂。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金融業監管局(FINRA)已對數位資產國庫(DAT)公司在公開宣布其加密貨幣購買之前出現的可疑股票交易模式啟動調查。這些監管調查(華爾街日報首次報導)側重於在這些公開披露之前的短時間內出現異常高的交易量和股價急劇上漲的情況。官員們已明確警告公司可能違反公平披露規定(Reg FD)。該規定要求將重要的非公開資訊廣泛傳播給所有市場參與者,而不是選擇性地傳播給分析師、投資者或其他可能通過在官方公告前交易而獲益的實體。
FINRA已聯繫多家DAT公司作為其審查的一部分,這通常是正式調查的前奏。SEC還表示將更廣泛地努力澄清加密資產的監管框架,其2025年春季監管議程包括針對這些資產的發行、託管和交易的規則。這種審查突顯了監管機構對傳統金融工具與快速發展的數位資產領域交匯點的日益關注。
這些調查對參與加密貨幣國庫策略的公司和更廣泛的數位資產市場具有重要影響。短期內,計劃收購加密貨幣的公司如果受到審查,可能會面臨更高的謹慎和潛在的股價波動。長期影響可能包括實施更嚴格的披露要求和更清晰的企業加密貨幣收購指南,如果確認存在違規行為,可能導致執法行動。《公平披露規定》的重點旨在維護市場誠信,並促進投資者對披露實踐仍在成熟的行業的信心。這些調查的結果可能為加密貨幣公司如何管理和披露重要資訊建立先例,從而影響未來數位資產產品的結構。
此外,依賴通過私募股權(PIPE)交易為比特幣購買提供資金的公司正面臨日益加劇的壓力。例如,Kindly MD在達到34.77美元的峰值後,股價大幅下跌97%至1.16美元,這主要歸因於以1.12美元發行的PIPE股份的解鎖。其他公司也表現出類似的軌跡;Strive (ASST) 交易價格為3.00美元,較其2025年高點下跌了78%,其PIPE價格為1.35美元,表明如果股價回落至發行水平,可能下跌55%。Cantor Equity Partners面臨類似的風險,交易價格為19.74美元,而普通股PIPE價格為10.00美元。這種動態創造了一個反饋循環,即數位資產的市場壓力可以轉化為DAT公司股價的顯著下跌,尤其是在機構投資者尋求從折價私募中實現利潤時。
分析師強調,SEC和FINRA目前的監管行動對於在加密貨幣市場建立明確的披露和交易實踐至關重要。這些調查凸顯了監管機構解決潛在風險的決心,特別是在創新可能超越既定規則的領域。這種積極主動的立場旨在防止市場操縱,並確保所有投資者公平獲取資訊,這一觀點也得到了SEC在2025年更廣泛的數位資產監管議程的響應。此次加強審查是在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和GameStop等例子之後進行的,這兩家公司都在宣布比特幣國庫計劃之前出現了異常的股票波動。
企業對加密貨幣國庫策略的興趣激增(通常以**Strategy(前身為MicroStrategy)為藍本),已催生了200多家數位資產國庫公司,合計籌集了超過200億美元的風險資本資金。由邁克爾·塞勒領導的Strategy公司仍然是比特幣(BTC)**的重要企業持有者,自2020年以來一直持續收購這種數位資產。該公司最近以約9970萬美元購買了850枚BTC,使其總持有量達到639,835枚BTC。Strategy的募資模式包括通過STRK、STRC、STRF和STRD等永續優先股進行市值(ATM)發行,這表明其採用了複雜的金融工程來支持其比特幣策略。然而,這種趨勢現在與日益收緊的全球監管環境並存。全球88%以上的司法管轄區已出台更嚴格的加密貨幣法規,51%的稅務機關已實施或起草加密貨幣交易所報告規則。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加密貨幣市值下降了9%,穩定在2.62兆美元左右,表明市場正經歷一個合規審查加強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