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MANTRA,一個專注於 RWA 的區塊鏈項目,提議將其 OM 代幣品牌重塑為 MANTRA 並啟動 1:4 代幣拆分。此舉旨在提高市場吸引力並增加代幣可及性,同時不稀釋現有持有者的價值。
- MANTRA 提議將其原生代幣從 OM 更名為 MANTRA。
- 計劃進行 1:4 代幣拆分,將最大供應上限從 25 億增加到 100 億。
- 此次拆分是非稀釋性的,維持現有代幣持有者的總市值不變。
MANTRA,一個專注於 RWA 的區塊鏈項目,提議將其 OM 代幣品牌重塑為 MANTRA 並啟動 1:4 代幣拆分。此舉旨在提高市場吸引力並增加代幣可及性,同時不稀釋現有持有者的價值。
MANTRA 項目提議將其原生代幣從 OM 更名為 MANTRA 並實施 1:4 代幣拆分。此舉旨在提高市場吸引力並增加代幣可及性,同時將最大供應上限從 25 億調整至 100 億代幣,且不稀釋當前持有者的價值。
MANTRA 社區已提出一項提案,將代幣符號從 OM 更改為 MANTRA。同時,計劃進行 1:4 代幣拆分。此次調整將按比例將最大供應上限從 25 億增加到 100 億代幣。至關重要的是,此次 1:4 代幣拆分是非稀釋性的;在拆分後,任何代幣持有者的總持有市值將立即保持不變。品牌重塑和拆分是旨在提高市場吸引力並通過吸引更廣泛的投資者和潛在增加流動性來刺激未來增長的戰略舉措。
代幣拆分通過將最大供應上限從 25 億增加到 100 億代幣,直接影響代幣經濟。在此之前,OM 代幣在 MANTRA 生態系統內具有多重功能,包括支持質押、治理、交易費用以及訪問其 Guard 模塊。該項目目前提供約 18% 的質押收益。對於未來的代幣經濟,MANTRA 計劃實施 8% 的通脹率,以幫助將質押回報恢復到約 18% 的年化百分比率 (APR)。此外,MANTRA 計劃在 2026 年 1 月之前將其 OM 代幣從以太坊的 ERC-20 標準遷移到其原生的 Mantra Chain。在此次遷移後,該項目打算在原生鏈上建立 25 億 OM 代幣的硬供應上限,並計劃在 2026 年初審查通脹率。
MANTRA 定位為基於 Cosmos 的 Layer-1 區塊鏈,專門為實物資產 (RWA) 代幣化而設計,核心重點是監管合規。該項目的基本戰略是通過將房地產和機構產品等受監管資產引入區塊鏈,從而將傳統金融與 Web3 連接起來。這包括在其框架內嵌入 了解您的客戶 (KYC)、反洗錢 (AML) 和去中心化身份 (DID) 等合規模塊,以及鏈上治理,以滿足機構標準。MANTRA 得到了 Google Cloud、Inveniam、DAMAC Group、Binance 和 Nansen 等合作夥伴的支持。提議的品牌重塑和代幣拆分旨在提高市場吸引力、簡化代幣經濟、改善流動性並促進鏈上活動,從而鞏固其作為受監管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合規優先中心的地位。該平台還通過對 CosmWasm 和 EVM 的雙重支持提供開發者可訪問性。
MANTRA 提議的品牌重塑和 1:4 代幣拆分可能會顯著影響其市場動態,並可能影響更廣泛的實物資產 (RWA) 代幣化領域。通過按比例降低每個代幣的價格同時增加總供應量,此舉可能會提高感知的可負擔性和可及性,從而可能吸引更廣泛的散戶投資者並增加交易量。這一策略與項目尋求提高流動性和市場參與度的更廣泛趨勢相符。對於 Web3 生態系統而言,MANTRA 持續關注合規性和機構級 RWA 代幣化,這凸顯了對受監管鏈上金融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如果品牌重塑和拆分成功增加 MANTRA 的市場吸引力,它可能會刺激對其他以 RWA 為重點的項目的重新興趣和投資,從而強化 Web3 成熟及其與傳統金融融合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