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速览
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对19家公司处以巨额罚款并发出勒令停止函,原因是这些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运营并违反了营销规定,这强化了该酋长国对严格监管加密市场的承诺。
- VARA对19家公司处以罚款,罚款金额从27,000美元到163,000美元不等,原因是未经许可从事虚拟资产活动。
- 这些监管行动强调了迪拜保护其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并通过严格合规促进信任的战略。
- 此次打击行动是对与无牌运营商合作的警告,突出了相关的法律、财务和声誉风险。
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对19家公司处以巨额罚款并发出勒令停止函,原因是这些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运营并违反了营销规定,这强化了该酋长国对严格监管加密市场的承诺。
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已对19个实体采取执法行动,原因是这些实体在虚拟资产领域未经必要许可运营并违反了营销规定。这些行动涉及处以罚款和发出勒令停止函,表明VARA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该酋长国受监管且透明的虚拟资产市场。
VARA正式处罚了19家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原因是它们从事未经许可的虚拟资产活动,并且不遵守VARA的营销规定。对这些公司征收的罚款金额从100,000迪拉姆到600,000迪拉姆不等,约合27,000美元到163,000美元,具体金额取决于每次违规的严重程度。作为执法的一部分,所有受罚实体都被要求立即停止运营,并不得在迪拜境内或境外进一步推广未经许可的虚拟资产服务。
被点名违规的公司包括UAEC Digital Fintech FZCO、Morpheus Software Technology FZE (FUZE)、TON DLT Foundation、GLEEC DMCC、UEEX Technology、Triple A Technologies、Hatom Labs和Hokk Finance。此次监管干预是在VARA于2024年收紧加密营销规则之后进行的,该规则强制要求宣传材料上必须附有特定免责声明,并且在向公民和居民宣传产品和和服务之前必须获得事先授权。
VARA的执法部门明确表示,“未经许可的活动和未经授权的营销将不被容忍”,这强调了监管机构的职责,即确保只有合规的公司才能在迪拜的虚拟资产生态系统内运营。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获得监管许可证的截止日期已于2023年届满。
短期内,预计这些执法行动将迫使无牌虚拟资产实体要么遵守VARA的监管框架,要么停止运营。这一趋势可能会促进市场整合,合法的、持牌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将获得突出地位。对于消费者和机构,VARA已发布公开提醒,说明与无牌运营商合作相关的重大财务、法律和声誉风险。
从长远来看,这种积极主动的监管立场旨在巩固迪拜作为受良好监管且值得信赖的全球加密创新中心的声誉。这种清晰度和监督有望吸引寻求安全运营环境的合法企业和投资者。然而,严格的合规要求也意味着新进入市场的运营成本增加。VARA首席执行官Matthew White强调了VASP负责任地提供服务在建立市场透明度和信任方面的关键作用。
VARA在2024年推出的“赞助访问”模式进一步说明了其战略方法。这项政策允许持牌加密公司托管其他公司,有效地使新创公司更快地进入市场(通常在30天内完成,而传统许可需要六个多月和超过500,000美元的资本投资),同时保持机构级别的监督。这种模式提供了相对于离岸加密中心(它们历来依靠宽松的监督蓬勃发展,但现在面临日益严格的审查)的竞争优势。
VARA的执法部门阐述了这些行动背后的基本原理,指出:“执法是维护迪拜虚拟资产生态系统信任和稳定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行动强化了VARA的职责:确保只有符合最高合规和治理标准的公司才被允许运营。”监管机构进一步申明其承诺,宣称:“VARA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维护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并维护市场诚信。”这种方法被描述为“智能监管”,平衡了创新与问责制,以及可扩展性与安全性。
迪拜的执法行动与2025年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收紧的更广泛趋势相符。全球主要司法管辖区正在推进全面的框架来管理虚拟资产。欧洲的加密资产市场(MiCA)法规将于2024年12月全面生效,而美国正在推进STABLE法案(H.R. 2392)和GENIUS法案等立法。国际机构,如国际清算银行(BIS),正在建议严格的稳定币储备要求,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正在修订其“旅行规则”以涵盖所有加密支付。巴塞尔委员会对加密资产的严格资本规则已于2025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在亚洲,香港证监会(SFC)于2025年4月发布了新的加密质押指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其2023年的交易所许可制度,新加坡于2023年8月最终确定了稳健的稳定币许可框架。中东地区,在迪拜VARA的领导下,于2024年10月推出了更新的营销法规,巴林也在2024年2月更新了其加密规则。迪拜的监管框架,特别是其“赞助访问”模式,将阿联酋定位为“金发姑娘司法管辖区”——既足够严格以获得国际认可,又足够灵活以促进创新。全球其他监管机构,包括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巴西证券交易委员会(CVM),正在探索这种模式,这可能成为未来前沿技术治理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