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產業日益增長的水需求:一個新興的投資風險
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產業在推動技術進步的同時,也日益暴露出一個重要且常被忽視的資源依賴:清潔水。對水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對於資料中心冷卻和半導體製造至關重要,這正成為投資者面臨的重大風險,也是影響技術領域長期永續性的關鍵因素。
事件詳情:預計水消耗量激增
最新分析強調,AI基礎設施的擴張直接導致水消耗量大幅激增。一份摩根士丹利報告預測,到2028年,AI資料中心的用水量將比2024年水平增加11倍,每年可能達到1,068億升。這種急劇增長主要由資料中心的密集冷卻需求、為其供電所需的電力產生以及半導體製造所需超純水驅動。主要科技公司已顯示出顯著的水足跡;例如,谷歌在愛荷華州的設施一年內消耗了38億升水,而谷歌和Meta披露其總用水量的約95%來自資料中心營運。對於AI發展至關重要的半導體製造工廠每天可消耗多達1,000萬加侖超純水,相當於33,000個美國家庭的日常用水量。
市場反應分析:營運和供應鏈壓力加劇
市場正開始認識到水需求激增帶來的財務和營運影響。許多資料中心集中在缺水地區加劇了這一風險,可能導致營運成本增加、監管障礙,甚至服務中斷。例如,全球最大的合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面臨潛在的水相關中斷,這可能會波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影響定價和可用性。202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73%的半導體公司高級決策者認為自然資源(包括水)是其業務面臨的最大環境風險之一。對水可用性的敏感性已經影響了企業決策,例如星座品牌放棄在墨西哥的啤酒廠和谷歌因水資源問題取消在智利設置資料中心的計畫,這表明了對業務營運和投資策略的切實影響。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水資源短缺和全球GDP暴露
雖然全球水資源短缺並非新現象,但AI主導地位的快速競爭正在加劇其對投資者的直接相關性。與哥倫比亞氣候學院合作進行的研究預計,到2030年,資料中心、半導體和公用事業的總清潔水需求將增加33%。一份彭博社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約70萬億美元的GDP可能直接面臨高水資源壓力,這突顯了這種風險的系統性。因此,未來資料中心的成功可能不僅取決於可靠的電力來源,還同樣取決於充足清潔水的獲取。
專家評論:水風險作為信用評級因素
分析師正日益強調水風險是科技硬體行業的一個關鍵因素。根據標普全球的分析,
"水資源短缺是未來十年科技硬體行業,特別是水密集型半導體子行業面臨的風險。對此類風險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晶片製造商的營運和信用評級。"
這一觀點強化了投資者將水風險敞口納入盡職調查的必要性,特別是考慮到當今市場價值的大部分集中在少數AI領導者手中。
展望未來:水解決方案的創新和投資
水需求的日益增長正在刺激創新,並在水解決方案市場中創造新的投資機會。例如,海水淡化市場預計到2032年將超過500億美元,杜邦水解決方案、LG化學和福斯等公司將成為關鍵參與者。此外,由SPX技術等公司開創的閉環冷卻技術的進步,為減輕水強度提供了潛在途徑。投資者將需要密切關注區域水法規、水效率方面的技術發展以及AI依賴型公司披露的用水量,因為這些因素將日益決定其長期財務績效和永續性。
來源:[1] AI的隱性成本:為何水風險應在每位投資者的雷達上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837539-ai-h ...)[2] AI繁榮可能耗盡資源:到2028年資料中心用水量可能達到1,068億升;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增長11倍 - 《印度時報》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半導體製造和大型科技公司的水挑戰 - 世界經濟論壇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