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发布警示性展望,预计美国将面临即将到来的关税上调和劳动力市场紧缩带来的重大经济挑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巨大的贸易影响和经济增长放缓,给美联储带来复杂困境,并给美国股市带来看跌信号。

根据德意志银行最近的警告,美国经济面临拟议关税增加和劳动力池缩减带来的巨大阻力。这些综合压力预计将导致4500亿美元的贸易影响和经济增长的显著放缓,为货币政策创造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并可能对股票估值构成下行压力。

事件详情

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强调了两个主要担忧。首先,关税预计将大幅升级。“解放日”关税最初设定为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预计将提高到平均有效税率15-20%。这种上涨相当于对估计3万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征收约4500亿美元的额外税款,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此举将标志着自1968年《收入法案》以来最大规模的增税之一,美国有效关税税率可能接近20%。

其次,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和政策调整,劳动力市场预计将进一步紧缩。某些拜登时代的就业计划到期以及移民速度放缓,可能导致超过70万劳动力离开。目前美国近70万人处于临时保护身份(TPS)之下,其中超过95%是劳动力的一部分,而在年底前超过一半的此类计划到期,对劳动力供应构成直接威胁。

市场反应分析

关税升级和劳动力收缩的双重挑战,极大地复杂化了美联储在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之间取得平衡的努力。关税是通货膨胀的直接来源,推高了各种商品类别的价格。这种供给侧通货膨胀特别难以通过常规利率调整来管理,因为它即使在经济活动放缓的情况下也可能持续存在。2025年美国有效关税税率达到18.6%,为193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导致个人消费支出(PCE)总价格在12个月内上涨2.6%。

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已经显示出走弱的迹象,非农就业人数增幅显著放缓。2025年8月的报告显示,仅增加了2.2万个就业岗位,远低于预期,失业率攀升至四年来的新高4.3%。劳动力池的缩减加剧了这一趋势,可能导致雇主的工资压力更高,或者相反,导致更明显的经济放缓。这种情况引入了一种潜在的“滞胀”动态,即物价继续上涨而经济增长停滞不前。

更广阔的背景和影响

历史记录表明,关税与不利的市场结果之间存在明确联系。过去的案例,例如1929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和2002年实施的钢铁关税,都与即时市场修正、市值大幅损失和重大失业有关。标普500指数在2002年3月至2003年5月钢铁关税期间市值显著损失2万亿美元,这突显了保护主义措施对国内行业和投资者产生反作用的潜力。

针对特定行业的脆弱性也正在出现。严重依赖进口的行业,例如制造业(尤其是钢铁和铝用户)和汽车行业,面临着投入成本增加和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农业部门在贸易争端中历来是附带损害的受害者,墨西哥和中国等贸易伙伴的报复措施曾导致大豆出口大幅下降。耐用消费品也因关税转嫁和全球供应链波动而面临高风险。相反,一些行业表现出韧性;技术,特别是半导体,以及制药行业利用政府的再岸激励措施来抵消关税影响,而建筑工程行业则受益于稳定的投入成本和效率提升。

专家评论

摩根大通美国经济学家Abiel Reinhart表示,如果实现永久性的5%关税税率,可能会实质性提升增长预测并降低2025年核心CPI预测。然而,目前的轨迹指向更高的税率。关于劳动力变化的影响,美国西班牙裔商业委员会(USHBC)主席兼首席执行官Javier Palomarez指出,加强移民执法可能导致消费者支出减少,他表示“周边地区正在感受到影响并因人们外出减少而损失收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承认“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下行风险正在上升”,这进一步突显了央行必须保持的微妙平衡。摩根大通全球首席策略师David Kelly警告称,虽然预期会降息,但它们“可能会通过侵蚀依赖储蓄利息的退休人员的收入而无意中抑制经济活动,从而可能导致消费者支出减少。”

展望未来

金融市场正密切关注美联储,普遍预计其将在2025年9月实施降息,这主要是受劳动力市场走弱迹象的推动。虽然此举可能为股市,特别是在科技等增长型领域带来初步的积极飙升,但关税和劳动力限制引发的更广泛经济不确定性仍然是一个重要因素。QQQ指数,通常是科技股的代表,通常会受益于较低的借贷成本。然而,整体环境表明投资者需要高度警惕,持续关注消费者行为、劳动力趋势和不断演变的地缘政治格局对于未来几个月驾驭市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