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讚揚了 Coinbase 的 Base 網路,強調其非託管設計以及與以太坊安全模型的整合,這增強了對 Layer 2 (L2) 解決方案及其更廣泛採用的信心。
事件詳情
以太坊 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最近公開認可了 Coinbase 的 Base 網路,稱其為模範的 Layer 2 解決方案。Buterin 在 X 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闡明,Base 有效地將實際可用性與 以太坊核心鏈 固有的安全保障相結合。Buterin 表示,這種方法在使用者便利性和去中心化之間取得了關鍵的平衡。
Buterin 特別指出,儘管 Base 整合了某些中心化機制以提高速度和使用者體驗,但它與託管服務或交易所根本不同。他強調,Base 不控制使用者資金;相反,提款和資產安全與 以太坊底層基礎設施 緊密相連。這種「非託管」性質是 Buterin 讚揚的核心,因為它確保使用者資產通過 以太坊 Layer 1 (L1) 智能合約邏輯直接保持安全和可存取,即使在 L2 營運商可能失敗或試圖挪用資金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指標強調了 Base 在 L2 生態系統中日益突出的地位。來自 L2Beat 的數據顯示,該網路每月處理約 160 筆交易 (TPS),上月累計處理了近 3.6 億筆交易。此外,Base 的總鎖定價值 (TVL) 已升至近 150 億美元,使其成為一個重要參與者,僅次於 Arbitrum。
Buterin 強調了 Base 經 L2Beat 認可的 Stage 1 狀態。這一稱號意味著,即使 L2 停止營運,使用者仍能透過 以太坊 的智能合約直接提取資產。他澄清了這種安全性的技術基礎:「Stage 1 意味著安全委員會可以通過 75% 的投票推翻鏈上程式碼。然而,Stage 1 還要求委員會中阻止法定人數(>=26%)的部分位於管理 L1 的組織之外。因此,該組織不能通過安全委員會投票單方面審查或竊取,所以他們不是託管人。」這種技術設計確保了單一實體不能單方面控制或損害使用者資金,從而強化了非託管主張。
市場影響
像 Vitalik Buterin 這樣的奠基性人物的這一認可,在加密貨幣市場和更廣泛的 Web3 生態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預計這將增加對 Base 以及其他優先考慮 L1 綁定安全性 的類似 Layer 2 架構的信心。Base 設計的驗證可能會加速使用者採用並吸引更多的開發者興趣,從而可能鞏固其作為 以太坊 主要可擴展性解決方案的地位。
對於 L2 格局,Buterin 的評論為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設定了明確的基準,強調「非託管」不僅僅是一個品牌術語,而是植根於 以太坊 智能合約邏輯的技術現實。這種觀點可能會影響未來的 L2 開發和投資者情緒,引導行業轉向在增強使用者體驗的同時遵循嚴格安全標準的解決方案。以太坊 L2s 上不斷增長的 TVL 超過 400 億美元,反映了這種向可擴展和安全解決方案的趨勢。
專家評論
Vitalik Buterin 的評論側重於 Base 架構的技術保證。他明確指出 Base「不能扣押使用者資金或阻止提款」,強調其基礎「與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基礎層相關聯,提供了最終的安全保障。」Buterin 反駁了 L2s 僅僅是「將哈希值發佈到以太坊的『美化伺服器』」的觀點,而是斷言它們是主鏈的延伸,由智能合約邏輯保護。
他進一步指出真實世界的案例,例如 Soneium 在阻止營運商審查方面的成功,以證明這些保護不是理論性的而是可操作的。他的言論對 L2Beat 評估 Layer 2 專案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階段的方法論起到了關鍵的驗證作用。
更廣泛的背景
Base 的發展與 以太坊 提升可擴展性和安全性的總體路線圖一致。Dencun 升級(2024 年 3 月)等舉措引入了 Proto-Danksharding (EIP-4844),顯著降低了 L2 燃料費高達 90%。這種降低降低了使用者和開發者的門檻,加速了去中心化應用 (dApps)、DeFi 和 NFTs 的採用。
未來的 以太坊 升級,例如 The Surge,旨在通過完整的 Danksharding 將交易吞吐量推高至超過 100,000 TPS,而 The Verge 將引入 Verkle Trees 以減少節點儲存要求。這些進步,結合 Base 所例證的經驗證的非託管安全模型,使 以太坊 及其 L2 生態系統有望持續增長和機構採用,鞏固其作為去中心化互聯網基礎平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