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Lighter 于10月11日经历了一次系统中断,原因是在此前12小时内每秒交易量(TPS)异常高。尽管出现中断,Lighter向用户保证所有资金仍然安全。
- Lighter 报告称10月11日发生系统中断,由极端交易量引起。
- 该平台明确表示 用户资金安全,未发现任何安全漏洞。
- 此次事件凸显了加密货币平台在市场活跃期面临的更广泛的 可扩展性挑战。
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Lighter 于10月11日经历了一次系统中断,原因是在此前12小时内每秒交易量(TPS)异常高。尽管出现中断,Lighter向用户保证所有资金仍然安全。
10月11日,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Lighter 宣布系统中断,原因是在此前12小时内每秒交易量(TPS)异常高。该平台已确认用户资金安全,未发现任何安全或风险漏洞。此次事件发生之际,主要数字资产(包括 比特币 (BTC)、以太坊 (ETH) 和 Solana (SOL))市场普遍下跌,导致市场情绪不确定且偏向看跌,并伴有高度预期波动性。
正如深潮 TechFlow 所述,Lighter的系统于10月11日下线,此前经历了持续的极端交易负载。据报道,该平台的技术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导致中断。尽管运营中断,Lighter仍主动沟通,表示用户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整个事件中均得以维护。开发团队正积极解决潜在的技术问题,预计近期内将提供解决方案。Lighter已对其智能合约和电路进行了安全审计,其中一份Nethermind审计报告日期为2025年9月22日。然而,L2Beat研究人员此前曾指出,Lighter的zk程序并非开源,其Oracle身份验证需要加强,平台表示计划解决这些问题。
Lighter平台此次中断对其用户群和更广泛的加密货币市场造成了多方面即时和长期的影响。短期后果包括Lighter用户访问中断、在市场波动期间可能错失交易机会,以及用户信任的暂时侵蚀。从长远来看,如果解决方案耗时过长或类似问题再次发生,Lighter将面临声誉受损的风险。此次事件凸显了加密平台在需求高峰期面临的持续可扩展性挑战。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2025年10月10日,主要交易所 币安 和 Coinbase 也报告称,由于市场活动激增,交易性能下降。此类中断可能导致订单下单、存款、提款和API连接的延迟或失败,严重影响交易者在波动市场中的进出点。这些事件的汇集强调了数字资产领域所有参与者迫切需要建立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
Lighter、币安和Coinbase面临的挑战凸显了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可扩展性的持续斗争。尽管像 以太坊 这样的著名第一层区块链通过权益证明(PoS)和以太坊2.0升级取得了进展,但它们通常仍处理约30笔每秒交易(TPS)。在网络需求高涨时期,例如重大的市场波动或热门代币发行,交易费用可能会急剧上升,网络拥堵变得普遍。这种“区块链三难困境”——平衡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仍然是一个核心问题。
第二层(L2)解决方案 已成为解决这些限制的关键基础设施,旨在将交易处理从第一层链卸载,以实现更快、更便宜和更具可扩展性的操作,同时不损害安全性。Lighter本身利用zk证明来确保提款的有效性和抗审查性,使其成为以太坊PerpDEX挑战的潜在解决方案。然而,最近的中断表明,即使拥有先进的扩展技术,平台也必须应对极端网络负载的运营现实。过去的事件,例如币安于2025年8月29日发生的900亿美元美元保证金(UM)期货市场中断,导致衍生品交易暂停约25分钟,这些事件严峻地提醒了加密市场内部的运营脆弱性,尤其是在高波动性时期。在那次事件中,比特币下跌2.8%,BNB下跌1.8%,这表明即使是短暂的中断也可能显著扭曲市场动态,并放大无法管理头寸的交易者的损失。这些事件共同强调了在技术挑战期间平台弹性和透明沟通的关键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