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計劃為持牌公司實施關於聘用金融關鍵意見領袖和使用數位平台的新指引,旨在加強投資者保護。

執行摘要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將針對持牌公司聘用金融關鍵意見領袖(KOL)和利用數位平台進行推廣活動出台嚴格指引,此舉有望加強投資者保護並影響市場行銷策略。

事件詳情

2025年2月19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發布了其《虛擬資產路線圖》(ASPI-Re),概述了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發展的12項關鍵措施。該路線圖的核心組成部分,特別是在Re支柱(關係)下,側重於促進投資者溝通和教育,包括與金融網紅建立合作機制。與此同時,證監會正在為聘用金融KOL和利用數位平台進行推廣活動的持牌法團制定新指引。這些即將出台的標準將強制要求對KOL的背景、信譽和經驗進行嚴格的盡職調查。此外,公司將被要求持續監控KOL的活動,以確保推廣內容準確無誤且不具誤導性,並實施措施防止網紅操縱市場。該倡議與全球監管努力相符,證監會正在參與定於2025年6月2日當週舉行的國際證券委員會組織(IOSCO)“全球打擊非法金融網紅行動週”。

市場影響

這些法規的出台將顯著影響香港持牌公司在數位資產領域的行銷方式。短期內,公司可能對KOL的參與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並加強內容審查流程。這可能導致推廣活動減少,由於合規成本增加,可能影響香港加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或創新。從長遠來看,這些措施有望加強投資者保護並促進更大的市場誠信,從而可能使香港的數位資產生態系統合法化。這種地方監管轉變反映了更廣泛的全球趨勢。加密貨幣廣告法規在2025年全球範圍內收緊,例如歐盟的MiCA法規管理加密資產推廣,以及美國GENIUS法案要求穩定幣廣告具備1:1資產支持。2024年全球加密貨幣詐騙損失總計99億美元,預計2025年更高,這凸顯了此類監管干預的緊迫性。雖然機構審查和更嚴格的廣告限制減緩了“炒作驅動的增長”,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2025年3月的指引允許銀行在風險控制下推行加密貨幣廣告策略,以及**普華永道(PwC)**觀察到2025年美國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態度更為“友好”,這表明該領域正在走向成熟。

專家評論

行業分析強調,Web3領域的網紅行銷需要採取細緻入微的方法,超越簡單的粉絲數量。重點正在轉向受眾的**“鏈上質量”,這種策略被稱為錢包加權KOL審查**。這涉及使用數據評估網紅的粉絲是否積極持有和交易加密貨幣,以及他們的代幣或NFT持有量是否與項目的目標一致。Web3Sense的《影響力記分卡》等工具提供了粉絲鏈上總價值、持有NFT或DeFi代幣的百分比以及真實性分數等指標。利用“錢包匹配度”高的KOL的行銷活動已顯示出可衡量的更高點擊率和轉化率,從而帶來了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帳戶註冊增加和客戶獲取成本降低等結果。合規性仍然至關重要;美國的FTC背書規則要求明確披露,例如“付費合作”標籤、事實性聲明以及避免利潤承諾。2025年全球網紅支出預計將超過300億美元,其中60.2%的網紅工作流程將納入AI以增強合規性和目標定位。此外,73%的品牌優先選擇利基和微型網紅,以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

更廣泛的背景

香港的監管進步是其成為虛擬資產領先中心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在2025年香港Web3嘉年華上,證監會宣布將允許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提供質押服務,這是受監管DeFi的一個重大發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也證實,全面的穩定幣法規將於2025年晚些時候出台。這些監管清晰化舉措旨在將香港定位為在數位資產領域平衡創新與投資者保護的藍圖。雖然全球加密貨幣市場在2025年第一季度下跌9%,仍保持在約2.62萬億美元,但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平台市場預計將從2024年的509.5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633.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24.1%,到2029年達到1501億美元。這一顯著的市場擴張強調了對健全透明監管框架的迫切需求,例如證監會正在制定的框架,以促進快速發展的加密經濟中的信任和可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