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呼吁在中国制定全面的加密资产立法,并敦促关注真实世界资产和银行整合。

执行摘要

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呼吁在中国加快全面加密资产立法。他的提议优先鼓励金融机构采用链上技术,推广真实世界资产(RWA),并吸引加密货币交易所,而不是仅仅关注人民币稳定币。这一战略转变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可能导致大量机构资金流入,并形成一个更加整合的传统金融和加密生态系统。

事件详情

王永利为中国的数字资产战略提出了几项关键举措。他主张加快全面的加密资产立法,认为其范围应超越稳定币。他的建议核心是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速与链上技术的整合,并积极推动真实世界资产(RWA)的发展。这将涉及支持客户直接将链下法定货币存款转换为链上代币,反之亦然,从而绕过中间机构。

此外,王永利建议吸引加密货币交易所在香港注册或运营,并加速人民币的链上运作。他认为,健全的稳定币立法将作为更广泛加密资产立法的催化剂,促进银行与公有链之间的直接连接,以实现法定货币到加密货币的转换。这一观点表明,中国将放弃传统上对数字人民币稳定币的关注,王永利认为与加密资产与主流金融的更广泛整合相比,数字人民币的潜力有限。报告表明,上海监管机构也召开了会议,考虑对稳定币和数字货币的战略响应,这表明中国在加密政策方面的基调可能发生转变。

市场影响

拟议的立法框架可以促进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显著减少与法定货币和稳定币转换相关的额外步骤和成本。这一转变预计将加速传统金融产品向真实世界资产(RWAs)的转换,并吸引持牌机构大量参与加密资产交易和兑换业务。此类发展可以通过在传统金融和公共区块链之间提供直接链接,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提供替代方案。

全球范围内,截至2025年6月,美元稳定币市值已超过2500亿美元,这突显了该领域的规模。如果中国采取类似的立法方法,它可能通过RWA推动标准化金融资产的大规模链上交易,从而促进加密生态系统的增长。然而,新规定下对香港稳定币市场中与内地有联系的公司的潜在限制可能会影响市场参与,可能将香港稳定币生态系统的即时规模限制在外国金融科技公司、本地初创企业和国际交易所。

专家评论

王永利认为,确立法定货币支持的稳定币和其他加密资产的合法性将推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大量参与。他认为,由标准化金融资产向区块链平台过渡所驱动的加密生态系统增长的加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强调美国稳定币立法在这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RAAC创始人Kevin Rusher强调了机构金融整合、稳定币采用以及房地产和黄金等稳定资产的链上转型对于数字资产未来的重要性,他表示:“> 与其关注名人代币,数字资产未来真正重要的是与机构金融的整合、稳定币的采用以及房地产和黄金等稳定资产的链上转型。这将有助于加密货币摆脱其波动的周期。”

更广泛的背景

中国加密政策的潜在转变与全球向受监管数字资产的趋势保持一致。美国GENIUS法案于2025年7月签署成为法律,为法定货币支持的数字资产确立了明确的法律类别,允许由受保储蓄机构和非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发行,并要求1:1美元支持。同样,香港的稳定币许可制度于2025年8月1日生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获得监管批准并遵守资本准备金要求。

香港的港元稳定币倡议旨在与数字人民币(e-CNY)挂钩,为人民币在全球市场扩大影响力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提供潜在途径。这与北京加强人民币全球作用的更广泛战略相符。然而,尽管香港努力成为加密友好型中心,但据报道,中国国有企业和与内地有联系的公司被限制参与香港的稳定币市场,这反映出北京对与加密货币相关的资本外逃和非法金融活动的持续担忧。这为香港创造了一个监管平衡行动,旨在吸引全球参与者,同时与内地政策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