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不丹已悄然積累了超過12,000枚比特幣,使其成為重要的主權持有國,並實施了分階段的監管方法,將數字資產整合到其經濟和旅遊業中。

執行摘要

不丹已成為全球加密貨幣領域的重要參與者,自2020年以來累積了超過12,062枚比特幣(BTC),目前價值約13億美元。這項戰略儲備主要利用該國豐富的水力資源進行挖礦,使不丹成為全球第三大主權比特幣持有國。同時,**不丹皇家金融管理局(RMA)引入了分階段的監管框架,將加密貨幣挖礦和交易活動集中在格雷普普智慧城(GMC)**內,同時限制透過國內銀行進行一般加密貨幣的使用。該國還面向遊客推出了全國性的加密支付系統,將數字資產融入其經濟多元化戰略。

事件詳情

不丹國有投資機構Druk Holding & Investments (DHI)自2020年以來一直負責秘密累積比特幣。其持有量超過12,000枚BTC,約佔不丹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0%,使該國在主權加密儲備方面超越了許多大型經濟體。這種累積得益於不丹對「綠色挖礦」的承諾,利用其100%的水力發電潛力,確保環境永續營運。該倡議與不丹獨特的「國民幸福總值」(GNH)理念相符,優先考慮公民福祉和永續發展。

財務機制與商業策略

不丹對數位資產的處理方式不僅僅是累積。格雷普普智慧城(GMC)已被指定為數位資產實驗的專門區域,其中比特幣(BTC)、**以太坊(ETH)幣安幣(BNB)**被整合到國家戰略儲備中。不丹皇家金融管理局(RMA)於2025年4月30日正式發布的監管指令允許加密貨幣挖礦和交易服務僅限於在格雷普普智慧城(GMC)框架內註冊的實體。相反,透過國內不丹銀行或金融機構直接進行加密貨幣儲值仍然受到限制,這強調了謹慎、受控的整合,以減輕資本外逃和洗錢等風險。

為提振旅遊業,不丹與全球加密平台幣安(Binance)和本地DK銀行合作,於2025年5月7日推出了全國性的加密支付系統。該系統允許國際遊客透過幣安支付(Binance Pay)使用100多種加密貨幣支付簽證、機票和當地商品。據報導,已有1000多家當地企業採用了該系統,該系統透過DK銀行將加密支付轉換為當地貨幣或美元,使商家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幣安(Binance)首席執行官Richard Teng表示,「加密旅行者往往消費更多,停留時間更長,並且在其一生中的價值是傳統法定貨幣使用者的三倍」,這突顯了戰略經濟原理。

更廣泛的市場影響

不丹主權比特幣累積的全面戰略,加上其不斷發展的監管和旅遊框架,為全球經濟觀察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案例研究。該國對水電挖礦的重視可能為「綠色挖礦」實踐樹立先例,影響加密行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標準。此外,不丹將數位資產整合到其國家儲備和旅遊業中,可能會使加密貨幣作為一種可行的國家資產類別合法化,從而可能激勵其他小國探索類似的經濟多元化模式。儘管2025年不丹新所得稅法案和2025年不丹商品和服務稅法案中具體的加密稅收規定仍然模糊,但監管範圍的總體清晰度可能會吸引尋求受監管環境的特定加密企業,儘管透過傳統銀行渠道限制一般國內使用可能會阻礙其他企業。這種多方面的方法有助於更廣泛地討論Web3生態系統中的主權數位資產管理和國家經濟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