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布了其昇腾AI芯片的全面路线图,计划到2028年发布四款新产品,这标志着对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主导地位的直接挑战。

科技行业和更广泛的半导体行业正在经历重大转变,此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昇腾系列人工智能 (AI) 芯片多年路线图。这家中国科技巨头计划到2028年推出四款新的昇腾AI芯片迭代产品,明确将自身定位为直接与目前AI半导体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英伟达公司NVDA)竞争。

事件详情

华为详细的三年AI芯片路线图概述了其AI和服务器芯片的年度升级计划,目标是每代产品计算能力翻倍。该公司目前的产品昇腾910C,采用中芯国际7纳米工艺制造,在FP16模式下提供800 TFLOP/s的性能,并拥有3.2 TB/s的内存带宽,为英伟达H100 GPU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分析师预计,尽管中芯国际7纳米工艺的良品率估计为30%,华为仍可能在2025年出货超过70万片昇腾910系列AI芯片。报告显示,昇腾910C的推理性能大约达到H100的60%。

展望未来,华为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

  • 昇腾910D计划于2025年5月下旬进行测试,旨在与英伟达Blackwell B200竞争,目标是理论峰值达到1.2 PFLOP/s,并提供HBM3e内存,带宽为4 TB/s。
  • 2026年第一季度将推出昇腾950PR芯片,配备专有的HBM(HiBL 1.0),拥有128GB内存、1.6TB/s带宽、1 PFLOPS的FP8计算能力和2 PFLOPS的FP4性能。
  • 随后将在2026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并在2027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60芯片,该芯片拥有288GB HBM和2.2TB/s的互连带宽。
  • 该路线图最终将于2028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70芯片,预计届时将直接与英伟达Blackwell系列竞争。华为还确认将在2026年和2028年对其鲲鹏服务器芯片进行升级。

市场反应分析

在这些发展和相关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之后,英伟达股价(NVDA)经历了-2.62%的变化。市场反应反映出投资者对英伟达竞争优势的审查日益严格,尤其是考虑到其对中国市场的重大敞口,该市场历史上贡献了其20-25%的收入。最近的报告表明,北京已指示中国主要科技公司停止购买英伟达的尖端AI芯片,这进一步加剧了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面临的竞争压力。此前,美国实施了一系列出口限制,最初禁止了英伟达A100H100芯片,随后又禁止了功率较低的“符合出口规定”的版本,如A800H800H20

除了英伟达面临的挑战,据报道,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已对其2020年收购Mellanox Technologies一案启动了反垄断调查。此次调查可能导致高达10.3亿美元的巨额罚款,这可能占英伟达在中国年收入的1%至10%。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承认了事态的严重性,表示中国500亿美元的AI芯片市场现在“实际上对美国行业关闭”,无法获得英伟达最先进的数据中心产品。因此,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90-95%的主导份额已降至约50%,国内竞争对手正在迎头赶上。

更广阔的背景和影响

华为的积极战略与中国更广泛的科技自给自足努力紧密相连,而美国的出口管制加速了这一进程。这些限制无意中为华为中芯国际华大半导体等国内龙头企业营造了一个受保护的市场环境,使中国芯片自给率从2023年的18%预计到2025年达到28%。中国政府对AI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包括阿里巴巴等公司三年内承诺的530亿美元用于云计算和AI,进一步支撑了这一国内增长。

为了应对因依赖旧制造技术而导致的性能差异,华为正在采用“群组计算”策略,即多个芯片协同工作。这种模块化方法包括开发Atlas 950/960超节点,能够容纳8,192到15,488个芯片。虽然华为的单个芯片性能可能因其7纳米技术而落后于英伟达的4纳米和3纳米产品,但其对成本效益和集群架构的重视符合中国利用国内生产硬件的战略。报告还表明,华为已依赖台积电制造的“芯片库”来满足其2025年的生产目标,此举可能涉及出口管制问题。

专家评论

行业分析师认为,这些发展预示着一个分叉的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出现。一个生态系统可能会在西方市场由英伟达主导,而一个独特的以华为为中心的替代方案则在中国获得关注。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组件替代,而是价值链的重新校准,华为CANN软件栈旨在复制CUDA的开发者吸引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平衡对华为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敞口,并谨慎评估制造和软件生态系统风险,认识到虽然英伟达保持其性能和生态系统成熟度优势,但华为的成本效益、集群解决方案正在开辟一个独特的利基市场。

展望未来

未来几年对全球半导体行业至关重要。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华为的生产规模能力,特别是其对国内制造能力和规避出口管制限制的潜在方案的依赖。其即将推出的昇腾芯片与英伟达未来几代产品之间的性能基准将是决定其市场渗透率的关键因素。此外,华为软件生态系统的发展及其吸引开发者的能力将至关重要。持续的地缘政治动态,包括美国出口政策的潜在转变和中国持续推动技术自给自足,无疑将塑造AI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和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