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近期股價在最新財報發布後下跌,輝達(NVDA)仍被分析師看好,預計將有強勁的長期增長軌跡。這種樂觀情緒得益於其下一代平台生產挑戰的解決、新晶片架構的持續推廣以及龐大且不斷增長的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市場。

輝達NVDA)作為半導體行業的主導力量和AI基礎設施的關鍵推動者,在發佈最新財報後股價下跌。儘管公司公佈的財務業績超出分析師預期,但市場仍出現此番反應,這引發了投資者對影響市場情緒的潛在因素的疑問。

事件詳情

在最近一個季度,輝達報告的總營收達到467億美元,同比增長56%,略高於分析師預測的460億美元。淨利潤也顯著增長至264億美元,同比增長59%,略高於華爾街普遍預期的247億美元。然而,這些強勁的數據相較於前幾個季度的爆炸性增長速度有所放緩,此前營收增長曾高達122%,淨利潤增長曾高達168%。財報發布後,輝達股價下跌約3%,交易價格接近其52周高點。

市場反應分析

分析師認為,市場對輝達強勁業績反應平淡的原因在於買方預期過高以及股票估值接近歷史新高。Wolfe Research 將此次回調描述為“不足為奇”,鑑於這些市場狀況。儘管存在短期波動,但許多專家對輝達的未來仍持謹慎樂觀態度。例如,Wolfe Research 預計輝達在2026日曆年將保持“非常有利”的前景。這種積極的長期前景得益於幾項關鍵的運營改進和戰略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據報導,輝達已解決其 Blackwell 機架的生產問題,實現了每週1,000個機架的產量。此外,GB300晶片的產量正在提升,預計這將為平均銷售價格(ASP)帶來顯著的利好。與中國航運問題的潛在解決也帶來了巨大的營收機會,估計如果地緣政治挑戰消退,每季度可貢獻20億至50億美元的收入。輝達首席執行官此前曾強調中國市場是一個潛在的500億美元機會,儘管出口管制存在不確定性,但仍凸顯其戰略重要性。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

市場對輝達的長期樂觀情緒深植於AI基礎設施市場的預期擴張。輝達聲稱,到2030年,AI基礎設施的總可尋址市場(TAM)每年可能達到驚人的3萬億至4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年增長率為40-45%Wolfe Research 指出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聲明”,凸顯了巨大的機會。輝達的Blackwell架構CUDA生態系統鞏固了其主導地位,該公司佔據了附加板GPU市場約92%的份額以及AI加速器市場80%的份額。雖然輝達受益於這種快速增長,但它也面臨來自AMD及其MI300系列英特爾的Gaudi晶片等競爭對手日益激烈的競爭,以及華為海光等中國公司的日益增長的吸引力。這些競爭壓力,加上美國出口管制,導致輝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2024年的66%下降到2025年估計的54%。此外,輝達的收入集中度,其最近一個季度**39%**的收入來自僅兩家直接客戶,這構成了一個值得關注的集中風險,分析師正在密切關注。

專家評論

金融分析師普遍認同輝達在新興AI市場中的巨大潛力。

Glenview Trust 首席投資官Bill Stone觀察到:“如果你回溯幾年前,人們會說像這樣大的公司不可能增長這麼快。估值當然不在範圍之外,特別是相對於超高速增長的公司而言。” Wolfe ResearchChris Caso承認最近的指導“有點低”,但確認Blackwell晶片仍在按計劃進行。WedBush Securities 一直對AI基礎設施需求保持看漲預測。反映持續的信心,Wolfe Research 最近將輝達的目標股價從220.00美元上調至230.00美元,重申“跑贏大盤”評級,並將輝達指定為其“最喜歡的人工智慧股票”。

展望未來

對於即將到來的季度,輝達預計營收約為540億美元,上下浮動2%,這將代表同比增長55%。至關重要的是,這一預測不包括任何H20晶片對中國的出貨量,表明如果美國政府的監管批准得以實現,可能存在潛在的上行空間。BlackwellGB300平台的持續全面提升,以及強勁的網絡增長,預計將成為未來業績的關鍵驅動因素。投資者將密切關注中美貿易關係以及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速度的發展,因為這些因素將顯著影響輝達未來幾個時期的發展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