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當前人工智慧(AI)投資領域的現狀,其特點是專注於基礎架構的公司與開發應用層解決方案的公司之間存在顯著分歧。它詳細說明了哪些公司在這個不斷發展的市場中定位為潛在的贏家和輸家,深入探討了它們的財務表現和戰略定位。該報告還闡述了更廣泛的市場影響,包括主要雲提供商的大量資本支出以及對切實的AI驅動利潤的追求。

人工智慧產業在投資焦點轉移中駕馭應用與基礎設施鴻溝

美國股市一直在積極重新評估人工智慧(AI)產業,對支撐AI基礎設施的公司和在應用層營運的公司之間表現出越來越強的辨別力。這種新出現的分歧正在導致投資策略的重新校準,因為市場參與者正在尋求從普遍存在的人工智慧主題中獲得切實的財務回報。

事件詳情:剖析人工智慧交易

Spear Invest 的創辦人 Ivana Delevska 明確區分了 AI 投資格局,根據公司在 AI 堆疊中的位置確定了潛在的贏家和輸家。市場正在將重點從廣泛的 AI 投資轉向更具體的以基礎設施和平台為中心的公司。

在網絡和基礎設施領域,Credo Technology Group Holding Ltd. (CRDO)Astera Labs, Inc. (ALAB) 已成為關鍵參與者。Credo 報告了顯著增長,2025 財年收入同比增長 126% 達到 4.368 億美元,第四季度飆升 179.7% 達到 1.7 億美元。該公司預計 2026 財年收入增長將超過 85%,這得益於其有源電纜 (AEC) 和光數字訊號處理器 (DSP),這些對於高速數據中心連接至關重要。Astera Labs 也表現出強勁的業績,上季度收入增長 144%,得益於其用於 AI 數據中心連接的 Aries 和 Taurus 產品。

對於構建和部署 AI 工具至關重要的平台提供商也正在獲得關注。在報告調整後每股收益 0.35 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的 0.27 美元)和收入 11.4 億美元(略高於預測的 10.9 億美元)後,Snowflake (SNOW) 股價上漲了約 14%。Snowflake 的管理層指出企業採用率不斷提高,尤其是在管理和運營 AI 應用數據方面,並將其全年指導上調至 44 億美元。

相反,應用層公司或估值較高但缺乏可量化的即時 AI 影響的公司面臨著更嚴格的審查。Palantir Technologies (PLTR) 儘管報告 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強勁達到 10 億美元,每股收益 0.16 美元,但其追踪市盈率仍高達 507.52,預期市盈率為 205.99。這種估值導致一些分析師對其增長敘述的可持續性表示謹慎。

DevSecOps 平台 GitLab (GTLB) 報告 2026 年第二季度收入為 2.36 億美元,同比增長 29%,超出共識預期。然而,由於低於預期的第三季度指引和首席財務官的變動,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近 9%。儘管 GitLab 正在向 AI 原生 DevSecOps 邁出戰略性舉措,但競爭壓力​​和投資者對近期盈利能力的擔憂依然存在。

Salesforce (CRM),一家知名的客戶關係管理巨頭,其 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增長 10% 至 102 億美元,超出預期。儘管推出了 Data Cloud 和 Agentforce 等 AI 計劃,其年度經常性收入 (ARR) 同比增長 120%,但 AI 相關收入仍佔總收入的不到 3%,導致投資者對 AI 貨幣化的速度持懷疑態度。

市場反應分析:尋求可量化的回報

市場反應反映出對 AI 投資可量化回報日益增長的需求。儘管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的“AI 討論”達到了新高,58% 的標普 500 公司提及 AI,高盛指出“目前量化 AI 對收益影響的公司份額仍然有限”。這種情緒突顯了一個關鍵轉變:投資者越來越尋求 AI 對利潤貢獻的明確證據,超越了投機性熱情。

這種分析嚴謹性解釋了對 Palantir 等公司的重新評估以及對 GitLab 和 Salesforce 的細微反應,在這些公司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收入增長現在必須與可證明的人工智慧驅動的盈利能力或轉化為顯著市場份額或利潤率擴張的戰略優勢相匹配。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基礎設施投資浪潮

當前階段的 AI 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領域。北美主要的雲服務提供商 (CSPs) 正在大幅增加其資本支出 (CapEx) 以構建 AI 能力。微軟計劃在 2025 財年之前撥出 80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重點關注 AI 數據中心和芯片。Alphabet (Google) 正在增加其 2025 年的資本支出至 750 億美元,加速對數據中心和自主研發 AI 芯片的投資。Meta 預計 2025 年的資本支出將在 600 億至 650 億美元之間,用於大型 AI 數據園區,亞馬遜打算在 2025 年將其資本支出提高到 1000 億美元,用於 AI 數據中心和 AWS 基礎設施。

高盛確定了 AI 交易的四個階段。市場目前處於第二階段,大型雲運營商正在推動對底層基礎設施的投資。這波投資浪潮使半導體製造商、電力供應商以及其他構建和運行此基礎設施的公司受益。該銀行指出,雖然與 AI 主題相關的股票今年上漲了 17%,繼 2024 年上漲 32% 之後,但更廣泛的估值也有所攀升,儘管它們仍低於 1990 年代末互聯網泡沫和 2021 年科技熱潮的極端水平。

更廣泛的影響也延伸到勞動力市場。摩根大通全球研究表明,AI 可能會延長勞動力市場復甦,尤其會影響主要由非程序性認知任務組成的職業。數據顯示,就業趨勢與 AI 使用之間存在輕微的負相關關係,這表明 AI 可能會抑制某些白領行業的就業增長。

專家評論

Ivana Delevska 對 AI 交易的看法突出了一個關鍵區別:

“AI 交易分為應用和基礎設施部門。Credo 和 Astera Labs 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被認為是潛在的贏家,而 Snowflake 和 Cloudflare 被視為構建和使用 AI 工具的平台。由於其較高的市盈率,Palantir 被認為吸引力較小,而軟件應用層的公司,如 GitLab,由於 AI 的顛覆作用,被認為是潛在的輸家。”

高盛分析師在承認這種熱情​​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提醒:

“目前量化 AI 對收益影響的公司份額仍然有限。”

這強調了當前將 AI 創新轉化為直接且可衡量的財務績效所面臨的挑戰。

展望未來

未來幾個月,AI 產業的發展軌跡將取決於幾個關鍵因素。投資者將密切關注財報,以獲取 AI 對各個產業收入和盈利能力影響的具體證據。雲提供商的大量資本支出將繼續推動 AI 基礎設施的增長,但重點將越來越多地轉向第三階段,屆時軟體公司有望通過將其技術嵌入產品中來展示 AI 驅動的收入增長。公司有效利用 AI 投資並將技術進步轉化為明確的財務收益的能力將決定市場情緒和投資流向這個不斷發展的領域。持續關注宏觀經濟指標和與 AI 治理相關的監管發展也將至關重要。這些動態將決定當前圍繞 AI 的樂觀情緒能否轉化為可持續的、廣泛的經濟和企業增長。美國繼續大力投資 AI,表明其致力於引領這項變革性技術。總的來說,高盛指出,市場仍處於“早期採用階段”,預期需要與可證明​​的結果相平衡。高盛模擬的 AI 投資潛在放緩可能導致顯著的市場修正,強調了持續、有影響力的 AI 發展的重要性。這些動態最終將決定當前圍繞 AI 的樂觀情緒能否轉化為可持續的、廣泛的經濟和企業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