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摘要
7月7日,Kuru Labs宣布完成由Paradigm领投的1160万美元A轮融资,用于其基于Monad的混合去中心化交易所,使其总融资额达到1360万美元,此举引发了用户对其测试网的积极参与,并伴随着投机性的空投激励。
事件详情
Kuru Labs成立于2024年,由具有高频交易和DeFi协议开发经验的个人创立,已在Monad区块链上开发了一个完全链上订单簿交易所。该平台旨在通过将订单簿架构与自动做市商(AMM)逻辑相结合,融合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优势。这种方法旨在为专业交易员和普通交易员提供均衡的产品体验,解决滑点等问题并提供自我托管功能。7月7日宣布的A轮融资由Paradigm领投,包括0xDesigner、Viktor Bunin和Zagabond在内的多位天使投资人参与。团队计划利用这笔资金扩大其工程团队,并在Monad即将推出的主网上部署其混合订单簿模型。
财务机制
Kuru Labs最近完成了1160万美元的A轮融资,于2025年7月7日宣布,由Paradigm领投。此前,该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了22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使Kuru的总融资额达到1360万美元。Paradigm一直是更广泛的Monad生态系统的积极投资者,也曾在2024年4月领投了Monad Labs的2.25亿美元融资。Kuru联合创始人Vaibhav Prakash指出,Paradigm在构建链上市场微观结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业务策略与市场定位
Kuru的核心策略是构建一个完全区块链原生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利用Monad的高性能能力。Monad是一个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的Layer 1区块链,在受控环境中已展现出高达每秒10,000笔交易(TPS)的处理速度和一秒的出块时间。Kuru旨在在此基础设施之上构建一个可扩展的撮合系统。与许多主要使用AMM模型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不同,Kuru在其链上订单簿中为每个交易对引入了一个默认的AMM算法。这种混合设计旨在即使在活跃流动性提供者缺失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基本的报价支持,减少对中心化做市商提供流动性的依赖,并避免纯AMM的统一价格曲线限制。EVM兼容性也促进了与现有以太坊生态系统开发工具和用户端产品的互操作性,可能降低用户和开发者的迁移成本。
市场影响
成功的融资轮和持续的开发使Kuru成为链上订单簿去中心化交易所领域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参与者。其混合模型可以吸引寻求资本效率和去中心化控制结合的流动性和用户。该项目积极的测试网计划,包括头像创建和怪物收集等游戏化功能,符合行业利用投机性追溯空投作为用户获取策略的更广泛趋势。虽然尚未正式确认空投,但参与测试网被广泛认为是未来代币奖励的潜在前兆。这一策略,结合Kuru的技术方法,可能会影响Monad等高性能Layer 1区块链的采用,并通过提供可与中心化同行媲美的更复杂的交易机制,促进更广泛的Web3生态系统的发展。
更广泛的背景
Kuru Labs在竞争激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领域运营,力求通过其混合架构和在Monad上的部署来脱颖而出。对链上订单簿的强调,辅以Monad的高吞吐量和低延迟,代表着在去中心化框架内重建传统金融元素的举措。像Paradigm这样的知名风险投资公司同时参与Kuru和Monad的融资,突显了投资者对这一基础设施的信心。空投的投机性质仍然是新协议早期用户参与的重要驱动力,反映了DeFi领域通过引导网络效应和向社区分发治理或实用代币的既定模式。这一发展突显了持续努力提升去中心化交易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弥合传统金融系统和新兴Web3经济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