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一份由以太坊基金会委托的新报告指出,以太坊生态系统内部存在严重的内部Fissures和一场感知到的“生存危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短期实用性而非长期的基础愿景。
- 基于60多次采访的**“镜子”项目**,确定了以太坊社区内的八个不同派别。
- 对以太坊身份缺乏共识以及向即时需求的转变,正在挑战该协议的长期愿景。
- 内部Fissures、治理问题以及来自替代性Layer 1s的竞争,导致以太坊未来演进和市场地位的不确定性。
一份由以太坊基金会委托的新报告指出,以太坊生态系统内部存在严重的内部Fissures和一场感知到的“生存危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短期实用性而非长期的基础愿景。
一份由以太坊基金会委托研究机构WE3撰写、并由Optimism和Espresso Systems支持的报告,揭示了以太坊社区内部严重的Fissures。这份名为“镜子”的项目,基于对60多位核心开发者、研究人员、投资者和社区领袖的采访,确定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并强调了以太坊身份缺乏共识,导致一些内部人士将其描述为“生存危机”。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人优先考虑即时需求和短期实用性,这正在掩盖协议的长期愿景,对以太坊的未来演进和竞争地位构成了严峻挑战。
以太坊基金会启动“镜子”项目,旨在收集各利益相关者对以太坊的看法。这项由WE3在Optimism和Espresso Systems支持下进行的研究,通过广泛采访,旨在了解不同受众如何看待以太坊,识别挑战并突出优势。报告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不同原型,包括捍卫原始精神的守护者、拓展新领域的先驱者、传播思想的翻译者和应对感知停滞的挑战者。其他群体包括交易者、机构和Web3社区。受访者用各种比喻来描述以太坊,从“世界计算机”和“人类协调层”到“万亿美元赌场”或“等待被取代的MySpace”,这突显了对其核心身份和目的的不同看法。这种理想主义愿景与务实现实之间的张力构成了这份40页研究的核心主题。
“镜子”报告明确指出,以太坊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协调这些不同的愿景,解决治理、文化和认知问题,而不仅仅是关注技术路线图。围绕以太坊基金会(EF)的近期争议,包括领导层变动、内部冲突和一项重大的DeFi投资,加剧了这种内部Fissures。2024年,EF在因其两名研究员Justin Drake和Dankrad Feist担任EigenFoundation顾问职务而受到批评后,引入了正式的利益冲突政策。这引发了人们对内部人士可能通过影响协议开发而获利的担忧,损害了以太坊的信誉。此外,EF承诺向DeFi协议投入50,000 ETH(约合1.65亿美元),以补充其据称在过去三年中缩水了39%的资金库。这些内部斗争、领导层变动和政策调整突显了基金会内部正在进行的治理和运营问题解决努力。
“镜子”报告中指出的内部Fissures和治理挑战,给以太坊的长期稳定性和发展方向带来了不确定性。专家们质疑网络的性能,指出ETH兑BTC的价值在过去三年中稳步下降。尽管2021年的EIP1559升级旨在通过销毁交易费用使网络通缩,但由于链上活动停滞,其影响有限。这导致了“Layer 2困境”,即Layer 2(L2)解决方案的激增占据了区块空间的价值,从而导致ETH价格出现“负面势头”。报告暗示,Layer 1 (L1)和L2s之间的碎片化和不一致的方向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可能会阻碍以太坊的竞争地位。以太坊社区和基金会协调这些不同愿景的能力,对于保持投资者信心和促进未来创新至关重要。
尽管以太坊作为最大的加密生态系统的核心,拥有数十亿美元锁定在DeFi协议中和数千名活跃开发者,但它面临着来自Solana等新竞争者的日益激烈的竞争。“镜子”报告强调,以太坊的长期定位可能不取决于吞吐量基准,而更多地取决于其社区就其基本身份和战略方向达成共识的能力。这种感知到的“生存危机”表明,尽管以太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规模,但其内部连贯性和治理机制目前正受到审视。解决这些内部冲突,管理L1/L2动态,并明确阐明一个统一的愿景,对于以太坊在不断发展的Web3格局中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相关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