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去中心化交易所越來越多地設計「玩家對戰」(PVP)競爭環境,以在加密交易中培養自我維持的流動性。這種戰略轉變利用了行為經濟學,將人類的貪婪和損失厭惡武器化,以推動持續參與,旨在減少對通脹代幣激勵的依賴。這種方法旨在通過心理誘導而非直接的經濟獎勵來培養彈性市場,這可能重塑永續DEX和迷因幣交易的競爭格局。
事件詳情
核心概念涉及協議設計系統,利用固有的心理特徵來維持交易量和深度。這種「PVP模式」側重於激勵贏家和心理上勸退輸家。對於獲勝的交易者,平台可以整合遊戲化元素,如排行榜、成就和認可,以放大成功感並延續貪婪行為。這與BLUR等平台中成功的Web3遊戲化策略相似,該平台利用競爭性交易功能、積分和排行榜來獎勵活躍交易者並促進持續參與。
相反,對於經歷損失的交易者,設計利用了損失厭惡和報復性交易傾向。通過巧妙地提示重新參與或突出潛在的恢復,平台旨在讓參與者留在市場中。這創造了一個持續參與的循環,而無需高年化收益率(APY)或持續的代幣排放。該策略摒棄了傳統的代幣挖礦模式,轉而設計了某些人稱之為由內在人類動機驅動的「可持續泡沫」。
市場影響
心理驅動的PVP模型的實施預計將啟動「流動性螺旋」。來自「上癮」交易者的初步參與預計將吸引尋求波動性和交易量的專業做市商,隨後是「僱傭資本」,這些資本會投機性地進入深度活躍的市場。這可能導致形成強大而彈性的市場,不易受通常與流動性短暫的收益挖礦策略相關的資本外逃的影響。
分析師認為,這種方法將重新定義永續DEX之間的競爭。那些在設計中展示出行為心理學掌握程度的協議,可能會比那些僅僅依靠高APY來吸引用戶的協議獲得競爭優勢。由於心理觸發因素影響交易決策,市場動態可能包括波動性增加。對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設計的研究已經表明,不同的模型,如虛擬自動做市商(VAMM)和預言機定價模型,會引發不同的交易者行為,包括在預言機定價系統中,信息不足的交易者對積極消息的過度反應。
專家評論
行為經濟學家強調,此類環境利用了有據可查的認知偏見。「控制錯覺」,即交易者高估其預測市場結果的能力,在槓桿交易中尤其突出。同樣,「沉沒成本謬誤」和過度自信往往會驅使交易者在虧損後重新進入市場,從而導致風險越來越高的頭寸。高調的清算,例如James Wynn的22,627美元**狗狗幣(DOGE)頭寸或1億美元的比特幣(BTC)**清算,凸顯了投機資產中過度槓桿的危險以及心理偏見如何加劇損失。迷因幣領域本質上波動性大且容易受到洗盤交易等操縱策略的影響,這放大了這些行為風險,在人工勢頭崩潰時創造了級聯清算的條件。
更廣泛的背景
轉向心理操縱性設計引發了DeFi領域的重大倫理考量。此類加密交易環境與賭博之間的密切相似之處顯而易見,研究表明,許多交易者表現出類似成癮的行為、強迫性交易以及由於市場波動而導致的顯著心理困擾,包括焦慮和抑鬱。社交媒體的影響可以進一步鼓勵羊群行為和衝動決策。
雖然像BLUR這樣的平台已成功地將交易遊戲化,但利用人類心理的潛力需要健全的消費者保護措施。監管趨勢正開始優先考慮玩家保護措施,例如可調節的存款限額、對風險行為的AI監控以及基於智能合約的自我排除機制,以減輕成癮風險。未來的行業發展可能會在創新與負責任的設計之間取得平衡,力求將道德遊戲原則和監管合規性整合到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結構中,以解決心理健康問題並防止與高風險加密參與相關的病理狀況。
來源:[1] 為什麼總有高槓桿「賭徒」?PVP模式下交易心理和市場動態解讀 | PANews (https://www.panewslab.com/zh/articles/012d656 ...)[2] 控制的錯覺:行為偏差和市場操縱如何助長槓桿迷因幣策略的崩潰 - AInvest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遊戲化在推動Web3用戶參與中的基礎作用 - 博客 - TDeFi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