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花旗银行的风险投资部门Citi Ventures已投资全球稳定币基础设施平台BVNK,标志着向受监管数字资产支付迈出了重要一步。此举符合花旗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更广泛战略。
- Citi Ventures已对BVNK进行了一笔未公开的投资。BVNK是一家每年处理超过170亿美元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
- BVNK提供全球稳定币支付渠道,作为传统金融和加密生态系统之间的关键桥梁。
- 这项投资凸显了花旗银行对数字支付和潜在稳定币发行的战略重点,并得到了如GENIUS法案等不断演进的监管框架的支持。
花旗银行的风险投资部门Citi Ventures已投资全球稳定币基础设施平台BVNK,标志着向受监管数字资产支付迈出了重要一步。此举符合花旗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更广泛战略。
花旗创投,花旗银行的风险投资部门,已投资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BVNK。此举标志着该金融机构对受监管数字资产支付的战略性推进,反映了传统金融与新兴稳定币市场日益增长的融合。
BVNK作为一个全球稳定币基础设施平台运营,促进了法币到加密货币的无缝转换和国际支付渠道。该公司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实现高效的跨境结算。其平台支持USDC和USDT等主要稳定币在多个区块链网络上的运行,包括以太坊ERC20和波场TRC20。
2025年3月,BVNK推出了一个嵌入式钱包,统一了法币和稳定币,使企业能够通过单一平台和API集成直接访问区块链和传统的支付系统,例如SWIFT和ACH。此功能允许企业发送、接收、转换和持有稳定币和法币资金,将BVNK定位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的桥梁。实际应用包括实时跨境汇款、在线平台的安全合规加密存款处理,以及高效的全球薪资解决方案。
尽管花旗创投投资的具体财务条款尚未披露,但其与专注于支付现代化公司的战略合作显而易见。BVNK此前在B轮融资中获得了5000万美元,由Haun Ventures领投,Coinbase Ventures和Tiger Global参与,公司估值约为7.5亿美元。BVNK已将其业务扩展到美国市场,并在佛罗里达州、阿拉巴马州、亚利桑那州、特拉华州、密歇根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等多个州获得了运营许可。
花旗银行的这项投资预计将加速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和商业中的主流采用。主要传统金融机构如花旗银行的更多参与,有望增强流动性,促进新的受监管数字资产产品的开发,并普遍增强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内的机构信任。这一发展可能为更多银行提供类似的加密服务和发行专有稳定币铺平道路,从而影响现有稳定币提供商和传统支付处理商的竞争格局。此举还强化了Web3生态系统与成熟金融服务日益增长的融合。
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简·弗雷泽阐述了该银行对数字资产的战略观点,指出稳定币代表着“支付、融资和流动性更广泛数字化的下一步演进”。弗雷泽表示花旗银行打算探索发行自己的稳定币并提供加密资产托管服务。她概述的探索领域包括“稳定币的储备管理”、“建立现金和代币的进出通道”、“参与代币化存款领域”,以及提供“加密资产的托管解决方案”。弗雷泽强调了花旗稳定币潜在的成本优势,旨在消除在现金和稳定币之间转换时通常产生的高达7%的交易成本,这是花旗代币服务(Citi Token Services)旨在提供的一项服务。BVNK首席执行官杰西·海姆森-斯特拉瑟斯评论了稳定币的变革潜力,指出它们是“支付的基础设施升级,随时准备取代传统系统”。
美国数字资产的监管格局经历了重大发展。2025年7月颁布的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建立了统一的联邦框架,对发行方施加了严格要求。该立法强制要求稳定币储备必须由现金或短期国库券支持,并对大规模发行规定了每月披露和审计条款。监管权已移交给受保银行和货币监理署,有效地监管了稳定币。这种监管清晰度与稳定币供应激增同时发生,推动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内的流动性。到2025年第三季度,稳定币市值接近3000亿美元,同季度转账额达到历史新高15.6万亿美元,主要由自动化交易机器人推动。
这一趋势并非花旗银行独有。其他主要美国银行,如摩根大通,也扩大了其稳定币计划;摩根大通通过JPM Coin每天处理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并在Coinbase的Base区块链上推出存款代币JPMD。稳定币的总市值在过去18个月中翻了一番,达到报告的2500亿美元,每天促成200亿至300亿美元的链上支付交易。2024年,稳定币支付占全球24万亿美元稳定币交易的5.2万亿美元,突显了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日益增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