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Data Yet
執行摘要 數位資產格局正在見證企業金庫管理方面的顯著演變,因為公司越來越多地將其持有的資產從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多元化到一系列替代加密貨幣,即山寨幣。這一戰略轉變主要受到增強的監管清晰度、對營運協同效應的追求以及向價值錨定資產配置的轉變的推動。不包括以太坊在內的企業山寨幣儲備已實現大幅增長,從2025年初的2億美元增至2025年7月的逾108億美元,反映出前一個月增加了80億美元。 事件詳情 一股新的企業金庫策略浪潮已經興起,重點是將與業務目標和風險概況相符的特定山寨幣整合進來。這一趨勢與早期探索性持有不同,現在更傾向於戰略性配置。公司正在獲取三大類別的山寨幣:用於直接營運用例的AI代幣,如FET和TAO;用於收益生成和提高效率的新去中心化金融(DeFi)基礎設施代幣,如HYPE和ENA;以及用於穩定儲備和支付渠道能力的已建立的支付幣,包括萊特幣(LTC)、波場(TRX)和狗狗幣(DOGE)。 幾家公司已在此領域採取了顯著行動。Sonnet BioTherapeutics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建立了一個包含HYPE的8.88億美元金庫實體。Bit Origin獲得了5億美元的融資以收購狗狗幣。MEI Pharma完成了1億美元的私募配售以資助萊特幣購買。Nature's Miracle宣布計劃購買高達2000萬美元的XRP,而Upexi已累積了190萬個SOL,以期成為領先的Solana金庫公司。研究表明,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之後,最受歡迎的加密金庫資產包括Hyperliquid (HYPE)、XRP、BNB和Solana (SOL)。Hyperliquid (HYPE)作為一個Layer 1區塊鏈運行,是為永續期貨提供服務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擁有完全鏈上訂單簿。Ethena (ENA)開發了穩定幣USDe,由比特幣和以太坊抵押品的對沖頭寸支持。 財務機制與業務策略 支撐這種山寨幣多元化的財務機制部分反映了MicroStrategy等公司在比特幣方面樹立的先例,但擴展到了更廣泛的數位資產。這種方法允許企業對沖通貨膨脹、融入Web3生態系統並保值長期價值。選擇特定山寨幣的戰略理由通常與其效用和潛在收益有關。例如,山寨幣越來越多地部署在去中心化金融市場中的收益生成活動中,如質押、再質押和借貸。這提供了動態報酬的潛力,使其與通常歸因於比特幣的專注於穩定性的作用區分開來。 投資數據突出了大量的資本配置。Sonnet BioTherapeutics、Bit Origin和MEI Pharma分別承諾的8.88億美元、5億美元和1億美元,凸顯了用於這些多元化加密金庫策略的巨額財政資源。這些舉措標誌著數位資產戰略性地整合到公司資產負債表中,這既受到投機性也受到基本價值主張的驅動。 市場影響 這種企業對山寨幣的多元化帶來了顯著的市場影響。短期來看,隨著企業金庫擴大其持有量,這可能會促進特定山寨幣的穩定性增加和需求增長。長期來看,它表明數位資產被重新定義為營運和戰略儲備,而不再是純粹的投機工具,從而加速區塊鏈技術融入傳統商業模式並增強市場成熟度。美國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里程碑式批准的“光環效應”也發揮了關鍵作用,使更廣泛的資產類別合法化,並激發了對Solana、XRP和狗狗幣等其他主要山寨幣類似產品的預期。 然而,該策略並非沒有風險。高價格波動是許多山寨幣固有的特徵,Grayscale Research在其Top 20名單資產中也提到了這一因素。Blockstream Corp.聯合創始人Adam Back等行業專家警告稱,大多數山寨幣在熊市中表現往往不佳,最終可能會貶值至零,如果管理不當,將對企業金庫構成重大風險。這種觀點加劇了比特幣最大主義者(他們倡導比特幣)之間的持續辯論。
執行摘要 美聯儲轉向降息標誌著全球金融格局的重大轉變,創造了一個傳統安全資產回報率下降的環境。這一宏觀經濟趨勢正在推動投資者資本流向替代途徑,特別是在 Web3 生態系統的穩定幣財富管理解決方案中。這些平台利用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和代幣化真實世界資產(RWA),提供了比傳統金融高得多的收益機會。 事件詳情:美聯儲政策轉向 美聯儲普遍預計將實施 0.25% 的降息,這將是自 2024 年 12 月以來的首次降息。這一政策調整受到美國經濟放緩跡象的影響,包括就業增長疲軟和失業率上升,表明可能進入更廣泛的寬鬆週期。從歷史上看,寬鬆貨幣政策和實際收益率下降的時期有利於比特幣和以太坊等資產,因為投資者在低收益的傳統工具之外尋求更高的回報。對於加密市場而言,這意味著流動性增加以及對穩定幣儲蓄計劃和 DeFi 收益生成的興趣增強。 解構 Web3 穩定幣收益機制 Web3 穩定幣財富管理利用去中心化金融協議來產生回報。這些機制主要涉及在 Aave 和 Compound 等平台內進行借貸。投資者將 USDC 和 USDT 等穩定幣存入流動性池中,然後其他人借入這些穩定幣,通常是為了獲取 BTC 或 ETH 等非穩定幣加密資產以進行槓桿操作或市場活動。借款人支付的利息以及代幣激勵構成了貸方收益的基礎。 該領域的收益是動態的,並可能因平台和策略而異:被動型帶息穩定幣可能提供 5%–8% 的年化收益率(APY),而 Binance 等中心化金融(CeFi)平台可以提供 6%–14% 的年化收益率。去中心化借貸協議通常提供 5%–12% 的年化收益率,並隨借貸需求和代幣獎勵而波動。更積極的策略,例如透過代幣獎勵進行收益耕作,可以將回報推高至 20%–30% 的年化收益率,儘管這些策略通常是短期且需要更高的技術參與度。這些收益從根本上是由 DeFi 中對加密資產的強勁借貸需求驅動的,這反映了傳統金融信貸週期中借貸需求對利率的影響。 商業戰略和市場定位:連接 TradFi 和 DeFi Web3 穩定幣財富管理領域具有三種主要模型:DeFi 原生,其特點是使用者控制、透明操作;CeFi 託管,提供集中式便利和熟悉的介面;以及 Ce-DeFi 混合模型,旨在將 DeFi 的非託管優勢與 CeFi 的平台優勢(包括監管合規和法幣整合)結合起來。 這個不斷發展的行業因真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增加而得到進一步支持。例如,代幣化美國國債已成為一個主導類別,實現了 224% 的同比增長,並在代幣化資產中累積了超過 300 億美元的總鎖定價值(TVL)。Ondo Finance 等協議體現了機構級資產與區塊鏈可組合性的整合,創造了新的金融產品,並促進了傳統金融與 DeFi 之間更深層次的聯繫。這種戰略整合透過提供穩定、可信和流動的抵押品選項來吸引機構資本,從而將投資者基礎擴展到機構和零售參與者。 更廣泛的市場影響和風險評估 在傳統利率下降的背景下,Web3 穩定幣管理中更高收益的吸引力正在推動大量資本流入加密生態系統。美聯儲近期降息後,Binance 觀察到超過 21 億美元的 USDT 和 USDC 穩定幣流入,這表明機構活動日益增長。這一趨勢可能會加速傳統金融流動性與 Web3 的整合,將 DeFi 定位為收益生成的可靠替代方案。 然而,這種增長伴隨著固有的風險,需要健全的管理。技術風險包括智能合約漏洞(例如,重入攻擊、整數溢出、訪問控制缺陷),這可能導致資金損失或系統中斷。預言機操縱攻擊構成另一威脅,因為錯誤的定價數據可能導致不正確的清算。此外,極端市場條件可能觸發清算級聯,而穩定幣脫鉤事件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安全審計、漏洞賞金計畫和形式驗證是抵禦這些漏洞的關鍵防禦措施。機構級保險解決方案和更清晰的監管框架的發展,例如美國針對支付穩定幣的 GENIUS 法案、歐盟的 MiCA 法規和 FATF 旅行規則,對於降低風險和促進主流採用至關重要,將技術風險轉化為可衡量的金融敞口。 專家評論 市場參與者的普遍情緒承認 Web3 穩定幣財富管理的變革潛力,尤其是在傳統利率較低的時期。儘管增強收益生成的機會顯而易見,但專家強調,安全協議、風險管理框架和全球監管清晰度的持續演進對於這些金融產品的可持續增長和機構採用至關重要。CeFi 和 DeFi 透過混合模型和 RWA 代幣化的融合被視為通向更成熟和更具彈性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的途徑,儘管該行業必須在滿足傳統金融對信任和合規性的要求同時,駕馭去中心化的複雜性。未來指向整合金融系統,其中代幣化資產和傳統資產之間的界限模糊,使底層技術無縫嵌入金融產品中。
執行摘要 開放網路(TON)區塊鏈正在經歷加速增長,這主要得益於其與全球訊息應用程式 Telegram 的深度整合,後者擁有 9.5 億活躍用戶。這種戰略聯盟旨在透過在熟悉的社交平台中直接嵌入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和金融服務,促進 Web3 的大規模採用。該生態系統在用戶參與度和總鎖定價值(TVL)方面均出現了顯著增長,反映出興趣和投資的增加。Telegram 本身也報告了與其加密活動和 TON 關聯直接相關的巨額財務收益,這標誌著透過既有社交基礎設施實現 Web3 擴展的新模式。 事件詳情 開放網路(The Open Network)的旅程始於 2018 年,當時名為 Telegram 開放網路,由 Telegram 創始人 Pavel 和 Nikolai Durov 發起,籌集了創紀錄的 17 億美元資金。然而,2020 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干預導致 Telegram 放棄了該項目。開源程式碼隨後被一個開發者社區採用,於 2021 年成立了 TON 基金會,以 The Open Network 的名義重新啟動了該項目。此後,Telegram 正式認可 TON 作為其首選區塊鏈,這標誌著該網路的一個關鍵時刻。 TON 的核心戰略圍繞其與 Telegram 龐大用戶群的緊密整合。這包括諸如「@wallet」和 TON Space 等內建功能,使用戶能夠直接在訊息應用程式中發送和接收加密貨幣。此外,Telegram 透過與公共頻道所有者分享 50% 的廣告收入來激勵參與,這些收入僅以 Toncoin(TON)支付。引入「Telegram Stars」提供了用於創作者打賞的應用程式內貨幣,深化了經濟聯繫。在 2024-2025 年,Telegram 透過迷你應用程式商店和擴展的 TON 功能進一步鞏固了這種整合。這透過 Notcoin 和 Hamster Kombat 等病毒式「點擊賺錢」遊戲帶來了大量的用戶獲取,這些遊戲在向數百萬人介紹他們的第一個加密錢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財務機制和業務戰略 Telegram 在 2024 年上半年的財務表現顯著受益於其加密貨幣計劃。該公司報告稱,2024 年上半年收入為 5.2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0%。其加密貨幣持有量從 2023 年底的 4 億美元增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13 億美元。這一增長部分是由出售加密資產獲得的 3.53 億美元以及透過一項現已終止的排他性協議獲得的 2.25 億美元推動的,該協議指定 TON 代幣作為 Telegram 上廣告的唯一貨幣。該平台對 TON 的敞口帶來了波動性,例如在 2025 年 8 月 Durov 被捕後 TON 價格下跌 25%,儘管隨後在 11 月下旬恢復到 6.32 美元。 從技術上講,TON 被設計為「區塊鏈的區塊鏈」,利用「無限分片」模型來實現水平可擴展性。其權益證明(PoS)驗證系統確保了快速的交易最終性,通常在 2.8 到 3.0 秒之間。該網路優先採用原生技術堆疊,包括 TON Connect 和 Jettons 等標準,專注於低延遲和低費用,以滿足消費級應用程式的需求,這使其與以 Rollup 為中心進行擴展的以太坊等其他第一層解決方案區分開來。 從戰略上講,TON 正在擴大其影響力。任命前 MoonPay 首席財務官兼首席運營官 Max Crown 為 TON 基金會首席執行官,標誌著向全球規模和監管協調的推進。該網路將整合 Ethena 的合成美元 USDe,並透過 Libre 的 5 億美元 Telegram 債券基金牽頭真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TON Space 在第二季度向美國用戶推出,進一步擴大了其市場滲透率。透過 TON 全球黑客之家和 Tact 智能合約挑戰等舉措,以及提供豐厚的獎金,促進了開發工作,吸引了數千名開發者。 更廣泛的市場影響 TON 與 Telegram 的整合為 Web3 大規模採用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案例研究,為利用現有社交平台將數百萬用戶引入去中心化生態系統提供了藍圖。透過將加密功能直接嵌入 Telegram 龐大的用戶群中,TON 試圖使區塊鏈技術對最終用戶「隱形」,從而降低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和服務的準入門檻。這種方法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用戶與 Web3 的互動方式,使其超越小眾加密社區,進入主流數位生活。 TON 的成功也對區塊鏈領域的企業採用趨勢產生了影響。Telegram 從其加密貨幣持有和運營中獲得的直接財務收益,加上其在培育 TON 生態系統方面的積極作用,展示了公司探索 Web3 整合的切實經濟模型。這可能會鼓勵其他擁有大量用戶群的大型科技公司考慮類似的戰略,從而可能加速傳統數位平台和去中心化技術的融合。 儘管存在固有的波動性和持續的監管不確定性,但由於其廣泛採用潛力,投資者情緒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看漲。該網路的 TVL 從 7600 萬美元飆升至超過 7.4 億美元的峰值,儘管在激勵計劃初期結束後,到 2025 年年中穩定在 6 億至 6.5 億美元左右。每日活躍錢包在一年內從 290 萬增加到 3200 萬,創建的帳戶總數超過 1.51 億。雖然監管清晰度仍然是一個關鍵因素,但 TON 持續擴展到 DeFi、RWA 代幣化、支付和 Telegram 原生應用程式領域,使其成為區塊鏈技術及其主流整合不斷發展的格局中的重要參與者。
事件詳情 2025年9月17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25個基點,目標區間調整至4.00%-4.25%。這是今年以來的首次降息,反映了聯準會對經濟表現溫和、通脹持續但趨於穩定的回應。主席傑羅姆·鮑威爾表示,聯準會正在積極重新評估其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方法,承認該行業的日益成熟和主流整合。這一政策轉變預示著對數位資產將採取更靈活和前瞻性的立場,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開展受監管的加密活動持開放態度。 消息公布後,受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續資金流入和市場樂觀情緒的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至117,286美元。然而,以太坊受ETF資金流入放緩的影響,維持在4,500美元支撐位附近。XRP表現出韌性,其期貨未平倉合約超過80億美元,表明散戶需求持續。同時,聯準會正在繼續其量化緊縮(QT)計畫,其資產負債表已從2022年近9兆美元的峰值降至2025年初的約7.4兆美元。 市場影響 聯準會降息對風險資產,包括加密貨幣市場,具有重大影響。短期內,借貸成本的降低預計將維持或加速機構資本流入數位資產,特別是那些符合既定策略配置邏輯的數位資產。比特幣因其價值儲存主張而被廣泛認為是「數位黃金」,而以太坊則作為支撐一系列機構應用的「世界電腦」發揮作用。Solana因其高速、低成本的交易能力,適用於活躍的鏈上交易,正日益被定位為「網際網路資本市場」。 機構持倉顯示出不同的投入程度:既有BTC和ETH均擁有超過18%的機構所有權,而SOL則為9.5%,表明其巨大的成長潛力。一個顯著的趨勢是SOL數位資產信託(DAT)公司的出現,它們不僅持有Solana,還透過驗證者操作產生現金流。這種「DAT++」方法,將儲備持有與基礎設施運營相結合,使成長率幾乎是傳統純質押模式的兩倍,並促成了SOL近期的市場飆升。分析師強調,自2024年以來,DATs的集中度有所增加,從而增強了長期機構需求組成部分。 商業策略與市場定位 Solana的生態系統正在演變為一個實用驅動型基礎設施層,使其有別於比特幣既定的「數位黃金」敘事和以太坊的「世界電腦」願景。Solana的價值主張正由企業、開發者和機構參與者積極建構,其DeFi生態系統由於高速和低成本處理而佔據了DEX交易的81%。來自富蘭克林鄧普頓等實體的機構支持以及16.5億美元的企業儲備投資突顯了Solana日益增長的信譽。 SOL Strategies Inc. (那斯達克股票代碼:STKE) 是這一演變格局中的一個關鍵例子。該公司從一個比特幣持有實體轉型為北美第一家專注於Solana生態系統的上市公司。截至2025年9月12日,SOL Strategies將其Solana儲備擴大至1.44億美元,持有435,064枚SOL代幣,總資產達到1.64億美元。該公司報告稱,2025年第三季度調整後EBITDA為80萬美元,驗證了其DAT++模型。運營方面,它透過五個驗證者管理著373萬枚SOL,為超過12,000名獨特的質押參與者提供服務。這一策略與MicroStrategy大量比特幣持倉所體現的企業儲備採用相似,但SOL Strategies透過積極的網路參與進一步實現收入多元化。 美國股票與加密貨幣儲備公司之間的協同效應也日益明顯。Coinbase等公司報告稱,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達15億美元,這得益於向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RWA)和DEX交易的擴張。Circle的股價在2025年6月IPO後飆升750%,這得益於其613億美元的USDC供應以及在RWA代幣化熱潮中的作用。包括美國國債在內的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在2025年第二季度創造了25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吸引了傳統投資者投資加密貨幣股票,並使DeFi總鎖定價值(TVL)同比增長72%。 更廣泛的背景和展望 聯準會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結合日益成熟的監管環境,正在鞏固加密貨幣作為傳統金融中公認的資產類別。這一轉變的特點是機構從投機性參與轉向策略性資產配置。截至2025年9月10日,數位資產儲備(DATs)合計持有超過100萬枚BTC(約1100億美元)、490萬枚ETH(約213億美元)和890萬枚SOL(約18億美元)。這些持倉分別佔比特幣流通供應量的約5%和以太坊的4%以上,凸顯了這些機構工具的系統重要性。 展望未來,比特幣到2027年達到100萬美元的論點得到了宏觀經濟順風的支持,包括其作為通脹對沖的作用、聯準會持續的利率調整以及2024年減半後的供應限制。透過現貨比特幣ETF的機構採用(截至2025年年中,管理資產超過500億美元)以及超過1,000,000枚BTC的大量企業持倉進一步支撐了這一前景。儘管風險依然存在,例如2025年8月ETF流出總計7.51億美元和潛在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但持續的巨鯨累積(2025年9月有19,130個地址持有大量比特幣)表明對該資產類別具有強烈的長期信心。監管清晰度、技術進步和策略機構投資的融合正在重塑Web3生態系統,並推動RWA和代幣化等領域的持續創新。
TON (The Open Network) is a general-purpose blockchain that allows developers to build decentralized apps and tokens. (數據來源:Coingecko)
Toncoin (TON) 的當前價格為 0,今日up 1%。
Toncoin (TON) 的每日交易量為 $163.4M
Toncoin (TON) 的當前市值是 $8.0B
Toncoin (TON) 的當前流通供應量是 2.5B
Toncoin (TON) 的完全稀釋市值 (FDV) 是 $16.3B